第33部分(1 / 4)

西懷,就是對俺答諸部的懷柔。俺答基本可以說是老實了。封王滿足了他的生平心願,互市解決了飯鍋的問題,他自然願意長期納貢就封,打仗對他並無好處。張居正就儘量滿足他的要求,甚至賞賜給俺答部的絲綢、鐵鍋、茶葉,都要親自去驗看,不能有假冒偽裝劣。俺答的兒子黃臺吉(體面一點兒的譯法是“皇太極”)、弟弟昆都,都不大聽老俺答的,時附時叛。張居正對這兩人就實行又打又拉,還告訴王崇古要使離間計。總之,能嚇唬住就行。

大明首當俺答部的要衝,是薊門。張居正告誡邊將:“在他鎮以能殺敵為功,此地以賊不入為功。”因這地方離皇陵乃至京城太近,不是打仗的好地方,所以千萬“毋輕與戰”。

近憂沒有了,遠憂也就不怕了。張居正的“東制”,是指對集中在遼東的土蠻等部要狠狠地打。

對韃靼的這兩大勢力,採取冷熱截然不同的對策,就能保證他們永遠合不到一塊兒,彼此心懷怨望。有了“東制”,“西懷”的這一部分在對比之下,就更為珍惜和平。有了“西懷”橫亙在薊州、宣大之北,與大明形成呼應,“東制”的那一部分輕易也不敢殺過來。

張居正對這一套戰略頗為得意,稱“東制西懷,自有妙用”(《答吳環洲》)。

“西虜”的封貢是經過苦苦懇求才得到的,所以他們一般不會背棄。而對“東虜”那幫傢伙,就是他們來懇求封貢,也決不能同意,就是一個字“打”。假如同意了“東虜”的請求,韃靼東、西兩部就可能同時都看輕了這封貢,反而一個也拉不住了。

張居正自誇道:“一舉而樹德於西,耀威於東,計無便於此者矣!”

讀史到此,又忍不住要拍案!大國戰略,太愚蠢或太坦誠了,都是不行的啊。

即便對已經臣服了的俺答,張居正也不敢掉以輕心。俺答於晚年信奉了喇嘛教的黃教。黃教於明初興起於青藏,後傳入蒙古,信仰者眾。俺答成了堅定的信徒之後,不失時機地利用宗教影響來擴大勢力範圍,讓自己的兒子賓兔臺吉在甘青一帶建立佛寺,以籠絡當地部落。

張居正看出了俺答的用意,便在這方面儘量優容,以此把這老英雄拴得更緊。明廷經常賜給俺答一些佛經;萬曆三年,還將俺答建立的新城庫庫河屯賜名為“歸化”。 歸化在漢語裡是“歸化遠人”之意,有民族歧視色彩,所以今天不用了,而使用了它的另一個古老的譯名“呼和浩特”(青色的城)。

萬曆五年三月,信仰愈堅的俺答嚮明廷提出,要去青海做佛事(設醮)。四月,俺答的兒子丙兔臺吉在青海也已建好了寺。兵部和張居正都認為俺答這樣做,是事先徵得朝廷同意的,便請旨予以批准,由萬曆皇帝親自為西海寺賜名“仰華寺”。

誰想到,到了萬曆六年初,俺答竟帶領大隊人馬浩蕩西行,幾乎是傾國而去。張居正覺得事態非同尋常,立刻命令三邊總督和甘肅巡撫做好應變準備,留心俺答這傢伙在歷來無事的西北惹出什麼麻煩來。又讓宣大總督吳兌出面,勸俺答快快返回。

俺答哪裡肯聽?繼續帶領數萬大軍西行。

俺答此行,一方面是拜佛,另一方面也想劫掠西邊的瓦剌部落,伺機佔點兒便宜。但英雄畢竟老矣,在甘肅境外,他被瓦剌給打得灰頭土臉。撤回來後,俺答向甘肅巡撫借道,要去烏斯藏(青藏)見活佛。甘肅巡撫哪裡擋得住他,只得任韃靼大軍穿越甘肅向南到了青海。

五月,俺答和活佛索南嘉錯在青海湖畔的仰華寺會面,匯聚“諸酋”,召開了有蒙古、藏、畏兀兒、漢等族十萬人參加的法會,舉行入教儀式。蒙古人有千人受戒。俺答此次尊索南嘉錯為“聖識一切瓦齊爾達喇達賴喇嘛”。 其中“瓦齊爾達喇”是梵文vajra…dhra的音譯,意為執金剛:“達賴”是蒙文音譯,意為“大海”;喇嘛是藏文音譯,意為“上師”。這就是達賴喇嘛活佛稱號最初的由來。

張居正見俺答新敗不久,拜佛也拜得差不多了,就命甘肅巡撫裡勸俺答早回故地,善始善終。俺答這才心滿意足而還,幸而沒惹出什麼大亂子來。只是青海一帶的藏人,被他騷擾得夠嗆,“益遭蹂躪,多竄徙”(《明史》)。

萬曆九年,俺答重病。張居正擔心老王萬一去世,諸部必生亂心,若大部歸順了土蠻,那就危險了!他極為警覺,擬詔命邊臣練兵積糧,加意警備。萬曆九年十二月(1582年1月),俺答去世。北邊的形式驟然緊張,將士們晝夜戒備,誰也說不上會發生什麼。

在此風雲難測之時,張居正指示邊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