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4 / 4)

恢復祖制”就成為道義上的擋箭牌。貪官汙吏們的那些道理,拿不到桌面上來,所以無法在道義上壓倒他。

這就是“朱元璋旗幟”的妙用。

第二件事,是要好好培養小皇帝,在培養的過程中,還要讓小皇帝不知不覺把絕大部分皇權讓渡給他張居正。要改革,僅有相權是遠遠不夠用的。若想壓服百官,你必須百分之百代表皇帝。明代的皇權與相權,實際一直在互相制約和爭鬥,甚至許多言官就是靠這種爭鬥來吃飯的。張居正不想把自己的才智都花到與皇帝鬥、其樂無窮上。因此他在平臺上向皇帝提出的一個要求,就是“宮府一體”。什麼是“一體”?說白了,就是你得聽我的。

萬曆年間的沈德符說:“柄國者,非藉手宮掖,安能久擅大權哉?”他說的是首輔必須藉助宮內來強化自己的權力。張居正則做得更徹底,他要把皇帝的權力全拿過來。

上天也非常照顧他,讓他攤上了個娃娃皇帝。娃娃不會做皇帝,自然就要由他首輔來擔任“帝師”。在張居正擔任老師的過程中,君臣之間的權力轉移就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皇帝本人也不覺得有什麼怪異,反而認為自己遇到了一個無所不能的大忠臣。

當然,張居正培養小皇帝,也不全是為了功利目的,他認識為這是國家的根本大事。如果小皇帝缺乏教養,成了個武宗那樣的混混兒,恐怕大明又不得安寧了。

張居正一點一點地教育萬曆怎麼當皇帝。

第一就是要視朝,去開早會。也就是“有事啟奏,無事退朝”那種碰頭會。在過去,明朝的皇帝不上朝、不見群臣,幾乎成了遺傳病。“君臣不相接久矣”,小人進讒言、使詭計,也就“始得行乎其間”。可以說,後來大明亡也就亡在了這個病根上。道理很簡單,皇帝常和大臣接觸,對於外廷才有所瞭解,才不至於造成宦官勢力借皇權壓倒外廷的局面。外廷不受氣了,才能好好的管理國家。

君臣要想常見面,就要堅持早朝制度。明代上朝的時間很早,在每天天亮之前。皇帝和大臣都要起五更爬半夜的,極為辛苦。正德皇帝(武宗)和嘉靖皇帝就是因為吃不了苦,才怠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