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4 / 4)

認為有道理,便叫王篆到朝房去跟張集說:“張相公的意思,你就回家吧。你的奏本不準備發下,沒事了。”

高拱那邊,也不想把事情搞大,畢竟是自己一方的人發的難,萬一真的驚了病中的皇上不好。他在朝房間約見了一干科道官員,勸他們以皇上的龍體安寧為重,就此偃旗息鼓得了。

但是高、張兩人的矛盾,等於公開化了。時任吏部左侍郎(常務副部長)的張四維,與兩邊都交好,擔心衝突一起大局崩潰,便從中極力斡旋,但不見效。

皇帝的龍體是局勢變化的晴雨表,人們盯著的就是這個。一日,隆慶覺得情況稍好,就坐軟轎來到內閣。高拱、張居正見狀大驚,叩頭便拜。隆慶將二人扶起,抓住高拱的手臂,仰望長空良久。北京春天的天空,高朗而闊大。隆慶數次欲言又止,但終無言,默默返身。高拱攙扶皇帝一直走到乾清門,隆慶方說了一句:“你回閣去吧,改日再說。”

張居正在旁,專心留意,見皇上“色若黃葉,而骨立神朽”,知道要不好了。他怕馮保臨事不知如何措置,便偷偷寫了處理皇上善後事宜的辦法十餘條,密封后,派辦事員去交給了馮保。

此事恰好有人看見,報告了高拱。高拱連忙派人前去跟蹤,但密信已進了宮。高拱想來想去,不知張居正搞的什麼名堂,越發憤恨。第二天到了文淵閣,便質問張居正:“你昨天密封裡說的是什麼?天下事不拿來交給我辦,而去交給宦官,你什麼意思?”張居正愕然,臉不由紅了,無法回答,只是乾笑。過了一回會兒,說:“我每天都和裡邊交換皇上飲食的情況,高公如何能什麼都知道呢?”

高拱想想,也可能吧。遂不再放在心裡。

以上這一節,是出於王世貞的描述,當是略有渲染。至於高拱本人在《病榻遺言》裡的有關這段回憶,則將張居正描述得更為不堪,說張居正在質問之下,連連求饒,併發誓:“若再敢負心,吾有七子,當一日而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