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4 / 4)

要體力不支了,一個老人趁亂把地上的雜草打成結,絆倒了杜回,魏顆這才轉危為安,還俘虜了杜回。魏顆也因此受到了晉國國君的賞賜。

一天晚上,魏顆見到了那個老人,向他道謝。

那個老人反而說:“應該謝你才對,我就是你沒有讓她為你父親陪葬的女子的父親。我今天這樣做,就是為了報答你的大恩。”

這就是典故“結草銜環”中的“結草”。

由此我們知道,在《中庸》看來,魏顆執行了父親合情合理的吩咐,拒絕了父親不合情理的要求,這才算得上是大孝。

這便是《中庸》“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的含義所在。

換句話說,對父母的孝,應該是善於繼承父母的優點、拋棄父母的缺點,記住父母創業的艱難,發揚父母的奮鬥精神。

孝,關鍵就是這個“善”字,反對“一根筋”的言聽計從,從實際情況出發來權衡如何孝敬父母,絕不是越順從越好,也絕不是包辦父母的一切事務。

有這樣的一個家庭,生活條件相當優越。

這家裡有一個九十多歲的老母親,身體十分健康,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得很幸福。

按理說,這樣大的年紀,這位老母親應該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所有家務都應由兒子、媳婦做。可是,在這個家庭裡,每次客人來了,都會見到老母親收拾桌子、洗碗筷。

看到這個場景,很多客人都有些不理解。

這時,兒子解釋道:

“我母親一直都生活在農村,哪裡閒得下來。你要是讓她整天待著,什麼事情都不做,她反而會渾身不舒服。

還有,我母親很要強,她要是感覺在我家白吃白住,會有心理負擔的。現在讓她收拾桌子、洗碗筷,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說完這話,這個兒子將客人帶到廚房,指著老人剛洗過的碗筷說:“你仔細看,這些碗筷根本沒有洗乾淨,上面還有油膩。我們每次都是她洗完之後,再悄悄地洗一遍。”

聽完這番話,客人才恍然大悟過來。

這個聰明的兒子,就是善於孝敬父母的典型。

按照《中庸》的觀點,只有根據父母的實際情況,選擇了自己孝敬的方式,才能最終取得良好的效果。這才是真正的《中庸》孝道。

5。君子之交淡如水(1)

《中庸》的仁愛,還體現在了與朋友的友愛上。

不過,一說到朋友,就會有一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