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只有這樣,這個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更加有效率。這樣的社會,才是真正繁榮、和諧的社會。

而那種肥了幾個人、瘦了一堆人的社會,是談不上真正和諧和繁榮的。

。。

7。做人不要腸冷腹熱(1)

按照我們對《中庸》“中”的理解,為人處世一定要避免過頭或者不及。這一點,具體到如何對待他人上,用我們常說的一句話,那就是做人不要腸冷腹熱。

大家都知道,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難免有需要得到他人幫助的時候。

在這樣的時候,我們究竟應該怎樣來處理這個事情?

一般說來,正確的做法就是能幫則幫,在自己力量範圍之內儘量幫助他人。

這種做法也是《中庸》所提倡的,因為它避免了腸冷腹熱。

那麼,什麼是腸冷腹熱呢?

“腸冷腹熱”這個詞語,最早的出處,是在《顏氏家訓》裡面。

大家知道,《顏氏家訓》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顏之推的著作。

在這部流傳千古的經典名著裡,顏之推曾這樣教育自己的子女(其實也是教育我們這些後來人):

“墨翟之徒,世謂熱腹,楊朱之侶,世謂冷腸。腸不可冷,腹不可熱,當以仁義為節文爾。”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墨翟和他的徒弟們,被世人稱為腹熱;楊朱和他的夥伴們,被世人稱為腸冷。

但是,腸不可冷,腹不可熱,一個人應該以仁義來作為行為的法度。

對於墨翟,我們都十分熟悉,他就是我國先秦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學派的鼻祖墨子。

對於這位大思想家,以及他的徒弟,為什麼顏之推要說世人稱他們為腹熱呢?

這裡,關鍵是要明白什麼是“腹熱”。實際上,腹熱這個詞語,說的是墨子和他的徒弟們為人處世的一種方式和態度。

這是一種怎樣的方式態度呢?

我們知道,在墨子的思想之中,是十分提倡“兼愛”的。

在墨子看來,春秋戰國時諸侯征戰不休、百姓苦不堪言,根本原因就是由於所有的人,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只愛自己的國家和家庭,卻不愛他人的國家和家庭。因此,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就不惜損害他人。

墨子說,這樣的一種愛,實際上是一種自私的偏愛,它只會帶來戰火不息的無窮痛苦。

那麼,怎麼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在墨子看來,人們只有具有一種“兼愛”的觀念,愛他人的國家和家庭,就像愛自己的一樣,才會天下太平、百姓安寧。

為此,一個人無論對什麼人,不管他或者她與自己的關係是親近還是疏遠,都要一視同仁地關懷和熱愛。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慷慨解囊。

對於墨子的這種“兼愛”學說,後來的孟子評價道:“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也就是說他們為了幫助天下人,四處奔走,從頭頂到腳跟都磨傷了,卻一點都不怕勞苦。只要能有利於天下人的幸福,他們再苦也不怕。

而這種處世的態度和方式,就是顏之推所講的“腹熱”:滿腹熱情地對待他人。

在顏之推的那句話裡,還提到了另外一個人,他同樣也是戰國時期的一位思想家,名叫楊朱。

跟墨子的處世方式正好相反,楊朱認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是為了能讓天下人都得到好處,那麼即便是拔下我的一根汗毛,我也不會願意的。

很顯然,這種觀點讓人覺得十分的自私和冷漠。

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之下,楊朱在生活中也是一個“一毛不拔”的人。

據史料記載,他“不入危城,不處軍旅”,也就是那些正在打仗的城市,以及軍隊,他是從來都不會去的。

總之,就是絕對不摻和別人的是是非非。

按照這種觀點,只有在其他人和事有利於自己的時候,才參與和交往。不然,就乾脆不聞不問。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7。做人不要腸冷腹熱(2)

這樣的觀點,在顏之推看來,就是典型的腸冷,也就是為人處世十分的無情。

什麼是腸冷?用一句我們最經常使用的話來說,就是“沒心沒肺”。

看到這裡,有的人會說,肯定是腸冷不好,腹熱一定是好的,因為這種處世方式目的在於關愛他人。

可是,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