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4 / 4)

《中庸》“中”的思想看來,無論是腹熱還是腸冷,都犯了走極端的錯誤,都沒有把握好度。

正是根據“中”的思想,顏之推才說,正確的做法是“腸不可冷,腹不可熱”。

“腸不可冷,腹不可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究竟應該怎樣來把握呢?

用顏之推的話來說,就是要一切以仁義為標準。

有的朋友會問,一切以仁義為標準,那豈不就是“腹熱”?

不是這樣的。

顏之推所說“一切以仁義為標準”,意思是說,假如有人遇到了困難,需要我們的幫助,我們必須首先思考能不能幫,一旦幫助的話,又應該出多大的力氣。

換句話說,只有在幫助一個人之前,仔細思考什麼樣的事情可以幫,幫該幫到什麼程度,而什麼樣的事情不可以幫,這樣才說得上是“一切以仁義為標準”。

不然的話,像有的人,對待他人過於熱情,張口閉口“有事您說話”,為了朋友義氣,兩肋插刀,而不管所幫之事是否符合道德和法律,就屬於“腹熱”。

相反,有的人,卻根本對朋友的事情愛理不理,自掃門前雪,這樣的人就屬於“腸冷”。

在《中庸》看來,這兩種人的行為,都不叫做以仁義為標準。

因此,我們千萬不要認為,那種很講義氣,只要別人一張口,就不管什麼理由,都要幫人幫到底的人,就是十分仁義的。

《中庸》的“仁義”,還得要看這個人為人處世,是否做到了“中”,是否把握好了度。

在《中庸》看來,一個人如果有一個惡貫滿盈的朋友,他卻極力幫助朋友躲避法律制裁,那麼這個人就根本稱不上“仁義”。

不僅如此,在現實生活中還有一些人,對於他人的事情十分熱心,唯獨對自家的事情十分不在乎,這在《中庸》看來,同樣稱不上“仁義”。

至於那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人,就更加沒有資格稱為仁義之人了。

那麼,究竟哪些行為才符合《中庸》“中”的思想,既不是腹熱也不是腸冷,而是真正的“以仁義為標準”呢?

在顏之推的《顏氏家訓》裡面,講了這樣一些仁義之人的故事,我們看完之後就明白了。

《顏氏家訓》說:

“窮鳥入懷,仁人所憫;況死士歸我,當棄之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