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一課經濟學 作者:青澀春天

二戰後的歐洲各國都出現了高速甚至奇蹟般的“經濟增長”,那些慘遭戰火蹂躪的國家是如此,那些未受劫掠的國家也是如此。遭受的破壞最為嚴重的德國等國,其經濟增長速度比破壞不那麼嚴重的法國等國要快。部分原因是因為西德實行了較為穩健的經濟政策,部分原因是想盡快過上正常生活的念頭使人們工作更加努力。但它並不表示財物毀損對失去財物的人有利。沒有人會因為需要激發出鬥志而刻意燒燬自家的房屋。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3章 戰禍之福(2)

戰爭結束後,迎來和平的人們通常會在一段時間內激發出旺盛的精力。托馬斯?麥考利(Thomas Macaulay)在《英格蘭史》(History of England)的第三章開門見山這麼寫道:

不幸的事件、政府的失誤,可能將一個國家置於悲慘的境地,但與之相比,科技的持續進步、人們改善自身生活的恆久努力,卻能在更大程度上促進國家的繁榮。我們經常發現,肆意揮霍、苛捐雜稅、荒謬的商業管制、貪瀆腐化的司法體系、傷亡慘重的戰爭、叛亂、迫害、烈火、洪水,它們都在摧毀財富,但人民透過努力創造財富的速度卻更快。

沒有人願意讓自己的財物毀於戰爭或和平年代。對個人來說是傷害、是災難的東西,對由個人組成的國家來說也一定是傷害和災難。

經濟推理中最常見的許多謬論,源於人們傾向於將“國家”當成抽象的集合名詞去思考,而忘記或忽視了組成它、並賦予它意義的個人。這種傾向在今天尤為明顯。如果一開始就從慘遭橫禍的個人角度去思考,那就不會有人認為戰爭造成的破壞對經濟有利。

那些認為戰爭造成的破壞能增加總體“需求”的人,還遺漏了一個基本事實:需求和供給就像硬幣的兩面,其實是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同一樣東西。供給會創造需求,因為歸根結底供給就是需求。人們把自己生產的東西供應給他人,其實是為了換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農民為城市供應小麥,是因為他們需要汽車或其他產品。所有這些,是現代分工和交換經濟的本質。

這個基本事實對於大部分人(包括一些被譽為傑出的經濟學家的人)來說是不清楚的。他們被工資支付等複雜的機制,以及幾乎所有的現代交易都以金錢為媒介間接進行的形式所矇蔽。約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等一批古典經濟學家,雖然未能詳盡闡明貨幣造成的複雜後果,至少透過“金錢的面紗”看到了現實的根本。就這一點來說,他們比當今那些批評他們的人更勝一籌。那些批評者非但沒能從中得到啟示,反而被金錢的表象搞糊塗了。單純的通貨膨脹——也就是發行更多的貨幣,造成工資和物價上揚——看起來也許像創造了更多的需求。但從實際物品的產量和交易量來看,則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顯然,生產力被摧毀多少,實際購買力就會被摧毀多少。儘管由於通貨膨脹的影響,以金錢表示的產品價格或“國民收入”會上升,我們卻不應該被此表象迷惑,甚至自欺欺人。

有人爭辯說,德國人和日本人比美國人擁有“戰後優勢”,因為他們的老舊工廠在戰時被完全摧毀,得以更換最現代化的廠房和裝置,生產效率得以提高,成本得以降低,非美國那些老舊、過時的廠房與裝置可比。如果真是這樣,那美國人完全可以立即拆除老舊設施,從而一舉消除日本和德國的領先優勢。實際上,只要能滿足利潤最大化,所有國家的所有制造商,都可以每年棄舊換新。

道理很簡單,廠房、裝置都有最適當的折舊率,也就是最佳的更新年限。只有在製造商的廠房、裝置因為老化過時,淨值接近於殘值,正要找人來拆除,並且已經訂購了新的裝置之際,炸彈剛好在這一刻落下,幫忙拆毀了現有設施,才真的對當事人有利。

當然,如果廠房、裝置以前的折舊和過時程度沒有適當反映在會計帳簿上,實際損失就不會有賬面損失那麼更嚴重。新廠房、新裝置的出現,也的確會加快老舊設施的淘汰速度。也就是說使用新裝備能創造更大的利潤,繼續使用舊裝備比較而言就是損失。如果那些擁有老廠房、老裝置的製造商想繼續使用過時裝備,已經超過了利潤最大化的正常期間(假定他們有預算來添置新廠房和新裝置),那麼廠房、裝置此時被摧毀,將帶來比較優勢,或者講得確切一點,可以減低他們的比較損失。

我們從中得出一個初步結論:廠房毀於戰火絕沒有什麼好處,除非在那些廠房因為折舊和過時,價值接近於破銅爛鐵,正處在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