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1 / 4)

小說:一課經濟學 作者:青澀春天

櫥窗就沒了西裝的糟糕現實。如果我們把他當作社群的一員,那麼這個社群就損失了一套原本會有的新西裝,於是變得比以前更窮了。

簡單來說,玻璃店主的這樁生意,不過是從做西裝的縫紉店主那裡轉移來的。整個過程並沒有新增“就業機會”。那些圍觀的人只想到了交易雙方——麵包店主和玻璃店主——的情況,卻忘掉了可能涉及的第三方——縫紉店主——的窘迫。圍觀者完全忘了他,恰恰是因為現在玻璃碎了,他也就失掉了亮相的機會。人們過兩天就會看到嶄新的櫥窗,但絕不會看到多出那套被犧牲掉的西裝。人們總是隻看到眼前所見的東西。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3章 戰禍之福(1)

講完粗淺的“破窗謬論”,有人會說,任何人只要動腦筋想一想,一定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事實上,穿著各種偽裝的破窗謬論,在經濟學歷史上卻最為頑固不化,而且此種謬論在過去任何時候都沒有現在這麼盛行。如今,每天都有許多人在一本正經地重複著同樣的錯誤。這些人包括工業巨頭、商會和工會領袖、社論主筆、報紙專欄作家、電臺與電視臺的評論員、技巧高深的統計專家、一流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他們正在用各自的方式宣揚破壞行為所帶來的好處。

有些人不屑於談小小的破壞行為帶來的蠅頭小利,卻醉心於巨大的破壞行為能讓人們受益無窮。他們吹噓戰爭對經濟是如何如何的有利,非和平時期能比,並向我們展示透過戰爭才能實現的“生產奇蹟”。他們認為,戰爭時期龐大的需求“累積”或“堵塞”,會給戰後的世界帶來繁榮。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們興致勃勃地清點那些在歐洲被戰火夷為平地、必須重建的房子和城市。在美國,他們清點出戰爭期間無力興建的房子、短缺的尼龍襪、破舊的汽車和輪胎、過時的收音機和電冰箱。這些人匯總出來的數額之大,令人震驚。

這種“需求堵塞”謬論只不過是我們所熟悉的老朋友——破窗謬論——換上一件臃腫的馬甲之後的形象而已。不過這一次,有更多相關的謬誤絞纏在一起,需要我們逐一駁斥。首先,它把需要(need)和需求(demand)混為一談。戰火摧毀的東西越多,人民生活越貧困,戰後需要的東西也就越多,這點毋庸置疑。但是,需要並不等於需求。有效的經濟需求,光有需要還不算,還必須要有相當的購買力才行。當今印度對產品的實際需要遠高於美國,但是它的購買力,以及由此帶來的創造商機的能力卻遠低於美國。

不過,就算繞過了上一個謬誤,接下來還有可能陷入另一種謬誤。發表破窗謬論的人通常只從金錢的角度去思考“購買力”。其實,只要讓印鈔機開足馬力,不愁沒有鈔票。要是以金錢來衡量“產品”價值的話,那麼以鈔票為產品的印鈔業,無疑是當今世上規模最大的產業。但是用這種方式去解決購買力問題,所印製的鈔票數量越多,單位貨幣的價值就越貶值,貨幣貶值的程度可以用物價上漲的幅度來衡量。可是,人們只習慣於用金錢來衡量自己的財富和收入,所以只要手頭多了幾張鈔票,便以為自己過得更好,儘管拿這些錢能買到的東西比從前少,自己實際擁有的東西可能不如從前。人們所認為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經濟“收益”,其實大多是戰時通貨膨脹造成的幻象。哪怕在和平年代,同等規模的通貨膨脹也能帶來這樣的結果,並且的確產生過這些結果。後面我們還會回過頭來談這種貨幣幻覺。

“需求堵塞”謬論只講出了一半的真相,這點跟破窗謬論一樣。被砸破的櫥窗的確會給玻璃店帶來生意,戰爭造成的破壞也的確給某些產品的製造商帶來了大量的商機。房子和城市的毀於戰火,為建築業贏得了更多業務,而戰爭期間沒辦法生產的汽車、收音機和電冰箱,確實為那些特定的產品帶來累積性的戰後需求。

這一半的真相在大部分人看來,就像是總需求增加了。部分原因是由於單位貨幣的購買力降低,但更主要的原因還是需求從其他地方轉向了這些特定的產品。歐洲人蓋出了空前數量的新房子,因為他們必須先解決安居問題。可是,在他們大興土木的同時,可用於生產其他產品的人力和生產能力就會隨之減少。人們買了房子之後,可用於購買其他產品的支付能力也會隨之縮水。人總是顧得了一頭,就顧不了另一頭(當然,飢寒交迫的緊張感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人們更多的生產活力)。

這一得一失當然要拜戰爭所賜。戰爭改變了人們在戰後的努力方向;戰爭打破了各行各業原有的平衡;戰爭重塑了工業的結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