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3 / 4)

小說:經濟學林論劍 作者:江暖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卡爾·門格爾的影子(2)

我以前閱讀過門格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該書最早出版於1871年,我手頭的中文版,是上海人民出版社於2001年出版的),當時只注意了其邊際效用分析方面的思想,沒注意到他對演化經濟學的貢獻。於是,我重閱門格爾的著作。我發現,不只是我,哈耶克似乎也沒有注意到門格爾對演化理論的貢獻。哈耶克撰寫的《卡爾·門格爾》一文,就沒有提到這一點。

門格爾的方法論是經驗的。他在《國民經濟學原理》的前言中就明確交代了,此不贅述。

這裡重點討論他的演化觀。在《國民經濟學原理》一書的第8章,透過討論貨幣的起源,門格爾建立了一般秩序理論。門格爾的分析表明,“貨幣的起源完全是自然發生的……它不是國家的發明,也不是立法行為的產物。”貨幣是個人在物物交易中試圖提高滿足自己需要的無目的結果。在物物交換中,需求雙方互相滿足,要求有一次成功的交換。因此,一些人發現如果他們用銷售力更低的商品交換銷售力更高的商品,就能夠增加他們的交易機會。譬如,糧食顯然比武器更有銷售力,即更容易與其他物品交換。當人們最終滿足了他們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人從事間接交易,把銷售力較低的商品交換成銷售力較高的商品,結果就出現了一種制度化的充當貨幣的商品。門格爾的考證表明,早期的人們曾經以“通用”即“服務”、“支付”來稱呼後來的“貨幣”。

門格爾在《國民經濟學原理》中,只是以貨幣為例,煞費苦心地闡述無目的秩序(或非意圖秩序)。但是,據美國經濟學家Karen 撰寫的《卡爾·門格爾及奧地利經濟學之基礎》(載《國民經濟學原理》的“附錄”)一文,門格爾在《關於社會科學、尤其是政治經濟學方法的探討》一書,探討了其他案例。當能力有差異,職業不相同的人們居住在新的地區時,因為他們相信將會有更好的市場使得他們的技術有用武之地,所以,新的居民點就會興起。而國家的產生,主要是經過日益增長的合作,各個家庭的居住越發緊密,於是,出於共同利益的需要,他們才決定聯合起來。門格爾論證說,絕大多數社會組織並不是人們有意識設計的產物,而是指導人們走向更為個人化目標的人類行為的無目的(或非意圖)結果。在《關於社會科學、尤其是政治經濟學方法的探討》一書的附錄《法律的“有機的”起源》一文中,門格爾詳盡地解釋了法律是如何作為個人的行動的“非意圖的後果”而自發地生成的過程。

盛昭瀚在《演化經濟學》一書中也指出,門格爾的一大貢獻是提出了著名的觀點:佔據主導地位的社會制度,一開始並不是由某些行為個體進行協商之後形成的有意圖的結果,而往往是源於一大群人的非意圖性的行為。這正是人類社會有機發展的本質。

但是,我很奇怪,哈耶克在《卡爾·門格爾》一文,為什麼不談及門格爾的這個至關重要的貢獻。而且,哈耶克的自發擴充套件秩序,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門格爾的無目的秩序的影響,尚待考證(鄧正來先生說,哈耶克對經濟學的熱情,最早源出於他閱讀門格爾所撰寫的《國民經濟學原理》這部著作)。

分析到這裡,不難發現,錫慶先生的副產品觀點乃至其方法論,都暗含著門格爾的無目的秩序(或非意圖秩序)的影子。正如前文所交代的,錫慶先生的觀點是,現存的各種制度安排(即有明確目標的活動),是人類無意識行為的副產品。這與門格爾的現存的社會制度“往往是源於一大群人的非意圖行為”並無二致。

2005年7月17日

。。

誰導演了美國公司造假醜劇?(1)

誰導演了美國公司造假醜劇?——兼與格林斯潘等先生商榷

震驚世界的美國公司財務造假醜劇的根源在哪裡?根本原因在於新經濟的“創造性破壞風暴”導致公司生存條件極其惡劣,又由於投資者的短期利益與公司發展的長期利益的矛盾的必然存在,公司和相關機構只好出下策——造假。

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2002年7月28日刊發了一幅漫畫,說一對夫婦前去赴宴,妻子對丈夫說,“無論怎麼著,你都別提自己是CEO……”是的,現在在美國,處境最尷尬的莫過於各大公司的執行長了。

自從全美排名第五的安然(Enron)公司爆出假賬醜聞浮出冰山一角後,大名鼎鼎的公司如世通(World)、施樂(Xerox)等,也一個接一個被揭發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