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一律解散。
1913年,國民黨發動的第二次革命失敗後,袁世凱為圖謀帝制,要將各地參加起義的人員一網打盡。袁認為山西處於北京肘腋之下,不容異己存在,便三次傳見閻錫山。晉見之前,閻對隨行的趙戴文、張樹幟說:〃此次去見,凶多吉少,如我進去時間太長,你們需留心探問。〃他晉見袁世凱時,見袁氣色嚴厲,態度兇惡,便俯首恭順,故顯示庸碌、懦弱和畏懼的神情,使袁對他的氣色有所緩和。
回到住所,他對趙戴文說:〃真是可怕。〃第二次晉見後,他對趙等說:〃這一次很好,袁沒有上一次那樣厲害。〃第三次晉見後,他眉飛色舞,笑逐言開地回到山西。後來,各省同盟會員任都督的大部被袁世凱撤換,而閻錫山穩居其位。
次年6月,袁世凱將各省都督改為將軍,閻錫山被任命為〃同武將軍〃。他頗以為榮,在五臺原籍河邊村特建門樓,篆刻〃同武將軍府〃,以感袁的知遇之恩。為逢迎袁世凱,他又透過董崇仁的關係,買通袁的女僕,密察袁的意旨,如有所需,無不奉命惟謹。後來,他聽到袁之子袁克寬告人說,〃閻錫山腦後沒有反骨,所以令他執掌山西軍政〃,這才長長地噓了一口氣,把忡忡憂心放了下來。
其實,袁世凱並沒有輕信閻錫山,就在這年春,派其心腹金永山為山西巡安使,以分閻之權力。金到山西后,恃有袁為後臺,不僅管民政,還擴充武裝,勢力很快與閻相當,並事事專行,目無將軍。閻便知機而讓,改變策略,對於軍事一概不問,都委第十二混成旅旅長黃國樑處理。如此日久,太原城中只知有黃國樑,不知有閻錫山。他故意讓人說他無能,深自韜晦。金永山秉承袁世凱旨意,在山西剷除同盟會勢力。閻暗自高興,認為這實際上是為他排除異己,日後獨統山西掃除障礙。他雖然看到形勢於己有利,但卻裝聾賣傻,袖手旁觀。這樣,使金永山也覺得閻錫山容易應付,不足為慮。
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在這之前,閻錫山就投袁所欲,向其密奏〃國本大計〃,倡議〃廢共和而行帝制,以帝制而行憲政〃,得到袁的賞識,在密奏上批覆:〃頗有見地〃。當各地〃勸進〃風聲瀰漫之時,他又爭先請願,接連三次電請袁登基稱帝,聲言:〃誠以中國之情,決不宜沿用共和制度〃,〃辛亥革命之初,嘗以共和為新舊遞嬗時代之權宜手續,四年以來,默察國情,徵諸經驗,乃確信共和之不足以安中國〃,〃今日改定君主國體,正全國人民希望,誕登彼岸之機會。天與人歸,各當其時〃,〃然國是一日不定,人心一日不安,錫山竊日夜延頸企望,私心默祝,早日決議,有以符輿情而鞏固國基也〃。他還指使山西商務總會、山西蔚豐厚和各處票號,假借山西公民等名義紛電請願,早廢共和,而立君主。後來,蔡鍔等組織護國軍討袁,他立即致電指責其為〃破壞大局,不顧國家〃。閻錫山以這種鑽營方式,贏得了袁的信任。袁一即位,便封他為一等侯。
袁世凱死後,閻錫山認為再無畏懼之人,不再偽裝庸碌懦弱,不擇手段,獨攬山西軍政大權。他對旅長黃國樑專擅軍權,又與黎元洪暗中勾結,忍無可忍,便以〃黃國樑獨斷軍事,雖無叛徒事實,實已跡盡驕橫,軍人如此,國家紀綱,尚復何在〃為辭,電請北京政府將黃撤職;並派兵包圍黃之住宅,迫令其即刻離開山西。晉南鎮守使董崇仁,閻原為利用他向袁世凱送人情而對其重用,袁死後,董已無可利用,又兼董對晉南反閻勢力不加過問,有違己意,遂卸磨殺驢,將董撤職。晉北鎮守使孔庚,在閻出走包頭時,雖出過大力,但因孔曾通電反對袁世凱稱帝,與閻之意相違,閻經周密的軍事佈置,逼令孔交出軍權。閻在藉故剷除異己的同時,自旅長以下各級軍官,均委派自己的親信。收回軍權後,他又策劃奪取行政權,唆使省議會和督軍團會議相繼趕走省長沈銘昌及繼任孫發緒,自己乘機以護理(即代理)名義,擅刻印信,兼任了山西省省長。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一、善鑽營主政山西(4)
閻錫山雖然奪取了山西軍政大權,但沒有北京政府的正式任命,總是不大放心。
這時,他看到國務院總理段祺瑞在袁世凱死後,成了北洋軍閥的中心人物,擁有實權,便多方接近,拜段為師,特遣人到北京,透過段的親信羅仲芳向段活動;又派與內務總理湯化龍有裙帶關係的賈景德到京從中為力。當時,北京政府內部分裂,黎元洪的總統府與段祺瑞的國務院相互矛盾。他第一個追隨段祺瑞反對國會;段被撤掉總理後,他又緊隨安徽省長倪嗣沖,宣佈脫離北京政府。後來,張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