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收益和長期投資)也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日本再次顯示了它獨到的方式。為了實現短期收益(以及工人的就業保障)和長期投資的均衡,日本的製造業大公司採用了“分包”(out�sourcing)制度。與西方同行的常規做法相比,它們從外部分包商那裡採購的零部件要多得多。這樣,在必要的時候,它們就可以透過將市場短期波動轉嫁給外部供應商,快速且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關於公司管理層的職能、責任與合法地位的基本決策(無論是由公司、市場、律師/法庭、或者立法來確定),仍然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大問題。必須考慮這個問題不是因為公司資本主義失敗了,而是因為它取得了成功,但這些問題使其更加充滿爭議。
政治至上
第五,主導20世紀最後10年的將是國際政治和政策的迅速變化,而不是國內經濟。因為20世紀40年代以來,西方自由世界一直奉行的是牽制蘇聯的政策,但這種政策已經過時了,因為它已經取得了成功。最近幾十年的另外一項基本政策——在世界範圍內恢復市場經濟,也取得了重大成功。但是,對於這些成功引發的一些問題,我們還沒有明確的政策。這些問題包括:蘇聯不可逆轉的解體等。
另外,還出現了完全不同的新挑戰:環境問題、恐怖主義、第三世界融入全球經濟、控制與銷燬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控制全球軍備競賽所造成的汙染。這些都需要步調一致的跨國行動,這方面已經有少量成功的先例了(我們能想到的有:打擊販賣奴隸、立法禁止盜版活動,紅十字會的出現)。
過去的40年儘管存在對抗與危機,整體而言是政治穩定的40年。未來的10年將會是政治動盪的10年。如果不考慮美國在越南戰爭上的失誤,從1945年以來,美國的政治生活主要是由國內經濟問題主導的,比如失業率、通貨膨脹、國有化/私有化等。這些問題並不會消失,但是,國際政治問題和跨國政治問題將會逐步凌駕於國內問題之上。
有什麼影響呢
我上面描述的問題並不是一種預言(預言對於我沒有用,我也不喜歡它),而是一種結論。所有在此討論的問題都已經發生了,只是它們的全部影響還沒有充分表現出來罷了。我希望大部分讀者能夠有共鳴,並且點頭說:“當然,是這樣的。”但是我懷疑,很少會有人捫心自問:“這些變化對我的工作和我所在的企業會有什麼影響呢?”
[1989]
第2章 經濟學的缺陷(1)
經濟學的缺陷是什麼創造了財富?過去450年以來,經濟學家要麼忽略了這個問題,要麼只想尋求簡單的答案,或者輕視以前的看法。無論如何,我們從每種詮釋中都可以學到一些東西。
第一代經濟學家——“重商主義”認為:財富即購買力。其目的是透過積累黃金及實現貿易盈餘來增加貨幣財富。另一種理論認為:財富不是人類創造的,而是大自然創造的——即土地創造財富。
還有一派經濟學家將財富和人聯絡起來,他們認為財富是人類透過勞動創造出來的。這種觀點的出現標誌著經濟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因為它把財富與人類創造聯絡了起來。但是,這種觀點也不能讓人完全滿意,因為我們無法用它來預測或分析事情。
100多年前,經濟學一分為二。主流經濟學索性放棄尋找創造財富問題的答案,成為純分析性的理論,不再將經濟學和人類行為聯絡起來,於是經濟學成為一門研究商品的學科。分析能力是當代經濟學的一種強大力量,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同時也使人民大眾普遍對這門學科望而卻步。由於經濟學缺少財富與價值方面的基礎,所以無法對大家解釋什麼。
兩難選擇
*創造勞動價值論時,就認識到了純分析性經濟學的缺陷。“*主義經濟學”這個詞本身是矛盾的,它既不能進行分析也不能進行預測,但是它有強大的吸引力,這正是因為它的基礎是價值理論,它將財富的創造定義為人和勞動。
因此在過去的一百年間,我們面臨著一項選擇:一方面是一套具有強大分析能力,卻沒有價值基礎的經濟學;另一方面是一套根本不是經濟學,而是一套以人為基礎的體系。今天,我們終於明白:這個兩難問題是可以化解的,並且我們已經開始採用正確的方法,即便我們暫時還沒有找到正確的答案。如今我們知道,財富的來源是某種人類獨有的東西,也就是知識。假如將知識應用到我們已熟知的工作上,則稱為“生產率”;假如將知識應用在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