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所說的:生物體形的大小是由其功能決定的。
�其中譯本2003年出版,袁麗琴譯,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譯者注
�也有人譯為馬莎百貨。——譯者注跨國汽車公司,例如福特汽車公司,必須規模龐大。但是勞斯萊斯這類針對細小利基(niche)市場的小型汽車公司也有其生存空間。另外,幾十年來全球最成功的零售商瑪莎百貨(Marks & Spencer)�,一直是一家規模適中的企業而非大公司。東京的伊藤洋華堂(Ito�Yokado)也是如此——它被認為是過去十年間最成功的零售商。成功的高科技工程公司通常也是中型企業。相反,在另外一些行業中,中型企業並不成功,例如,成功的醫藥公司要麼規模特別大,要麼特別小。由於管理和資訊現在變得非常容易獲得,大規模的優勢就不再明顯了;由於要進行全球性思考甚至是全球性運營,小規模的優勢也被抵消了。管理人員越來越需要選擇合適的企業規模,這種規模必須要適合企業的技術、戰略和市場。這是一個艱難的風險性決策,而且正確的企業規模往往與能夠滿足管理層心理需求的規模是不一致的。
管理層面臨的挑戰
第四,公司治理方面也存在問題。形勢分析師可能犯的最大錯誤——也是難以避免的錯誤——就是太過於超前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我1976年出版的《看不見的革命》(The Unseen Revolution)。在那本書中我分析了大型上市公司的所有權轉給了公司僱員群體的代表——即養老基金和共同基金,這是所有權方面的根本性變革,因此,它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公司治理方面。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形成的大公司職業經理層學說遭到了挑戰;其次,大公司管理層的責任與合法地位也遭到了新的質疑。
《看不見的革命》可能是我寫得最好的一本書,但是其中的觀點太超前了,以至於沒有人關注它。5年之後,敵意併購開始出現。之所以能夠出現敵意併購,主要是因為在法律責任、利益以及心態等方面,養老基金是“投資者”而非“所有者”。而且敵意併購確實對公司管理層的職能、角色與合法地位提出了挑戰。
第1章 觸手可及的未來(4)
公司併購者聲稱:企業管理層必須對公司績效負責,而不是追求自身利益。這絕對是正確的。但是,他們將績效界定為股東的短期收益卻是大錯特錯了。這將迫使公司所有其他成員——特別是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只是去滿足僅僅關注短期收益的人群的要求。
沒有一個社會能夠容忍這種狀況持續下去。事實上,美國已經開始透過法院進行調整:逐漸把此類員工的工作視為一種“財產權利”。同時,美國一些大的養老基金(尤其服務於公職人員的那些規模最大的基金),開始從長期角度考慮自己對所投資企業的義務,即從所有者的角度考慮自己的義務。
但是,併購者們的錯誤還體現為這些短期股東利益並不能實現財富創造最大化,眾多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這就要求在長期收益和短期收益之間取得平衡,而這也正是管理層應該發揮作用的地方,也是我們向他們支付薪水的原因。而且,我們知道如何建立和保持這種平衡。
到目前為止,公司治理主要還是英語國家的重大問題,但它有可能很快成為日本和西德的重要問題。到目前為止,在這兩個國家中,長期收益和短期收益之間的平衡是由控制著公司的大銀行確定的。但是在這兩個國家中,大公司正在逐漸脫離銀行的束縛。而且,與美國一樣,退休基金在日本大公司股權結構中所佔的比重逐漸增大,很快就會達到與美國一樣高的水平,並且它們同樣只注重短期的股市收益。換句話說,公司治理很可能會成為所有發達國家的重大問題。
�也有人譯為本益比,指公司股價與每股收益的比率。——譯者注同樣,大多數人認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實際上可能已經非常接近正確答案了。哈佛商學院的詹森教授(Michael C�Jansen)最近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大公司,尤其是美國的大公司,正在逐漸“私有化”。它們的股權逐漸由少數幾個大股東控制,這樣,股份持有者就會將目光放在長期價值而非短期股市收益上。實際上,只是在日本,因為它有非常高的市盈率(price/earnings ratio)�,公開發行股票依然是大公司最佳的融資方法。
透過分解實現公司成本結構的靈活變動(從而能夠讓它維持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