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我的意料,這個孩子很合作,我問他:“為什麼總是與媽媽做對?”
他直言不諱地告訴我:“因為我總是生活在媽媽的陰影裡,所以我不願意與她合作。”
這時,我終於明白了,一定是這位媽媽用錯了教育方式。於是,我把他的媽媽拉到跟前,當著孩子的面把孩子剛才說的話講給了她聽。媽媽聽後非常詫異,過了一會兒,她十分激動而又真誠地對兒子說:“兒子,不要生活在媽媽的陰影裡,我希望你更出色,希望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聽完這句話後,我立即給予糾正:“您應該說‘兒子,你真棒,在媽媽心裡你是最優秀的,我相信你一定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別看這是大同小異的兩段話,其實有著很大的不同,前者是居高臨下的希望,後者是朋友式的讚美;前者是一種指導,後者是一種鼓勵。
如果家長們仔細想一想,便能夠體會到,上面事例中媽媽的那番話,會使孩子產生一種自愧不如的感覺,從而使孩子繼續生活在自己的陰影裡。而我的話卻是對孩子的一種激勵,會增加孩子走出媽媽陰影的信心。
事實上,這位家長的話很典型,它代表了中國相當一部分家長的傳統觀念。這些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會自覺不自學地流露出對孩子的俯視,完全憑自己的主觀意識在希望、在指揮……而完全忽視孩子的感受,這一點透過家長嘲諷的話語可以很明顯地表現出來。例如: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二、使親子關係“升溫”的幾種溝通方法(3)
“今天這是怎麼了,怎麼知道主動學習了呢!”
“不就是考了前五名嗎,什麼時候考個第一名讓我看看!”
“這段時間你確實有進步,不過不要誇你兩句就驕傲呀!”
……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幾乎一直在使用類似的語言,其實這都是家長頭腦中固有的傳統家長觀念在作怪。因此,每次開家長會時與家長們交流時,我都提醒家長們千萬不要用這樣的話“傷害”這些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們都認同我的這種觀點,也承認自己的教育態度存在問題,但在平常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這些話語卻常常在不知不覺中說出來。
因此,家長要想與這些青春期的孩子和諧相處,要想使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更加親密,就要時常給自己“洗腦”,即,打破那種傳統的家長觀念,不是去挑孩子的毛病,而是不斷使自己的思維重心向這幾個方面轉移: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去發現孩子的優點;允許孩子犯錯誤,並幫助孩子去改正錯誤……
不僅如此,家長孩子應該在語言上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指導、指揮少一些,鼓勵、欣賞多一些。例如,看到孩子主動學習,家長可以這樣說:“今天你主動學習了,真好!這可是一個不錯的新起點!”
看到孩子取得了成績,家長可以這樣說:“考了第五名,你真是太棒了,我就知道你能行!”
……
方法三:增加與孩子使用非語言溝通的頻率
語言學家艾伯特·梅瑞賓的研究表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高達93%是透過非語言溝通進行的,只有7%是透過語言溝通的。而在非語言溝通中,有55%是透過面部表情、形體姿態和手勢等肢體語言進行的,只有38%是透過音調的高低進行的。
因此,艾伯特·梅瑞賓提出了一個著名溝通公式:溝通的總效果=7%的語言+38%的音調+55%的面部表情。
由此可見,非語言資訊在溝透過程中是多麼重要。
然而,一份社會調查卻顯示,在親子之間的溝通中,非語言溝通常常被忽視。例如,當孩子對家長講述某件事情時,大多數的家長都不會放下手中的家務,注視著孩子的眼睛,而是一邊做家務,一邊聽孩子說話。有時,甚至還會向孩子大吼:“沒看我正做飯呢嗎,你不能等會再說!”
正是因為家長這種忽視非語言溝通的態度,使得這些青春期的孩子覺得與家長溝通“沒勁”,並且還會使他們產生了一種不被重視的感覺,因此他們會不願意與家長溝通,甚至是拒絕與家長溝通。
當然,也有一些家長用了錯誤的非語言與孩子溝通,例如經常向孩子發脾氣、拍桌子、摔東西等。這些非語言行為都是拒絕溝通的資訊,因此它更會阻礙親子之間的溝通,破壞親子關係。
其實,正確的非語言溝通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具體的環境中,非語言溝通往往能表達某種特定的含義,從而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