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2 / 4)

在於,在民主型家庭中,這些孩子能夠感覺到自己與父母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從而能夠放心地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教育這些初中階段的孩子,家長最怕的就是不知道孩子心裡在想什麼,這下好了,當孩子把自己的內心想法都呈現在家長面前時,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保持健康的觀點了。也就是說,在與家長的交流中,在不知不覺中,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了。

方法二:在成功和失敗中,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

在與這些初中孩子接觸的過程中,我發現那些沒有正確自我意識的孩子,最經受不住生活中的起浮。例如,每當自己取得成績或遭遇失敗時,他們對自己的認識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當取得成績時,他們會認為自己是天才,無所不能;但當遭遇失敗時,他們又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甚至把自己看得一文不值……所以,在這種狀態下,孩子永遠都不會正確認識自己。

一般來說,七八年級孩子的自我意識出現嚴重問題,常常會發生在考試之後。因此,家長可以利用孩子取得好成績或遭遇失敗的機會,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評價自己,從而使孩子的自我意識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首先,家長要讓孩子瞭解人生髮展的規律。在平常的生活中,家長就應該讓孩子知道,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在起浮升降中向前發展的。

一次偶然的機會,爸爸給林俊講了“范進中舉“的故事。聽完故事後,林俊哈哈大笑道:“真是古代考試製度的怪胎,考試考了一輩子,終於中了舉人,他反而瘋了,真是太可笑了。”

爸爸聽後,很驚訝地說:“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很深刻,但在現代社會中,也有好多像范進這樣的人,因為一點點成功和失敗就會大喜大悲。我問你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考得了全班第一名,你會想什麼?”

“我要讓所有認識我的人都知道這個訊息,我要讓他們看到我實力。”林俊很自豪地說。

“那如果你的成績突然下降了呢?”

“我會抬不起頭來,我將接受不了這個現實。”

“看,要是照你這樣說,你很快就會變成第二個范進了。”爸爸笑了笑,接著說:“每個人都有取得好成績的時刻,每個人也都有失誤的時候,每個人的人生就是在這種起浮中前進的。如果就是因為這些小小的起浮,就認為自己實力很強,或者一無是處,那人生還會前進嗎?”

聽了爸爸的話,林梭似乎領悟到了什麼。當然,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林俊從來沒有因為成績的起浮,而過度大喜大悲過。

在這一點上,家長要給孩子做出榜樣,但遺憾的是,很多家長都很難做到這一點。每當孩子成績沒考好時,孩子還未表現出異樣,家長們的情緒先失落起來了,或者乾脆批評孩子一通;而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時,家長們又恨不得為孩子大擺宴席慶祝……家長的這些行為都會給孩子錯誤的引導,使孩子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所以,要想讓孩子擺脫因成績而造成的大喜大悲,家長首先要能正確地看待孩子成績的起浮。

此外,家長還應該想辦法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做成某事的主觀判斷。只有孩子有了強烈的自我效能感,他們才能充滿自信地去做一切事情。

那麼,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呢?一位家長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辦法:先找一些簡單的事情讓孩子去做,在孩子做的過程中,不斷地鼓勵孩子,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然後再找稍微難的一些事情讓孩子去做,讓孩子自己去感受困難,然後再鼓勵孩子去戰勝困難。久而久之,孩子就能用正確的態度看待事情了。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評價自己,並且會充滿信心地去做一切事情。

方法三:讓孩子時刻都保持積極的自我情感體驗

自我情緒體驗是自我認識基礎上的一種情緒測試,即對自己是否滿意的評價。心理學家表示,孩子自我體驗的積極與否,直接關係到他們對自身發展要求的高低,以及他們行為發展的對錯。也就是說,如果孩子擁有積極的自我情感體驗,那麼,他們往往能夠正確的評價自己、正確的要求自己,進而能夠使自己的行為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如果孩子擁有的是消極的情感體驗,那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他們或者會因為自卑而放棄發展的機會,或者因為自傲而走入歧途……所以,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讓他們時刻都保持積極的自我情感體驗。

具體來講,家長們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工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