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1 / 4)

、堅韌不拔,又有著父親的老實本分……

1978年春天,“乘著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的浩蕩東風”(這是當時的語言),我前往大學報到。

離開家鄉時,母親依依不捨,父親送我上了火車。火車上十分擁擠,但是也有一些像我一樣攜帶被褥、臉盆等生活用品的青年,大家互相一看便知,同是大學新生去入學。一說起話來,原來大多均為同一所大學錄取的新生。一路上大家說說笑笑,自然並不寂寞。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大學時代的心路歷程(2)

河南大學位於著名歷史文化名城開封的東北部,建校於20世紀初期,經歷了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國立中山大學、國立河南大學、河南師範學院、開封師範學院、河南師範大學、河南大學等歷史變遷。在開封火車站,我坐上河南大學迎接新生的汽車,來到河南大學。高大、巍峨、古老的河南大學大門門樓,記載著悠久的歷史滄桑,給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覺。進大門後一條大路直抵大禮堂,大路和大禮堂兩旁松柏青翠,鮮花怒放。接新生的汽車在大禮堂門前的廣場上停下來後,還未來得及欣賞這座著名的大禮堂的英姿,各系迎接新生的同學已經迎上前來,把本系新生的行李裝上平板車,然後引導著新生到自己的宿舍(以後每當新生入學時,我也經常做這種迎接新生的很有意義的工作)。我住的宿舍是位於河南大學北部的平房,與著名的宋代鐵塔僅一牆之隔。

進入歷史系和中文系的教學大樓,一樓大廳裡有一個黑板報,上面有一首中文系教授寫的歡迎新生的詩詞,其中一句我至今還記得:“不是‘四害’被掃盡,哪得英才集汴梁。”意思是說:假如不是粉碎了“四人幫”,剷除“四害”,恢復大學招生考試,哪裡能有如此多的經過高考選拔的英才彙集在汴梁城啊(開封,古稱汴京、汴梁)。

“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進入大學後,緊張的學習生活立即就開始了。歷史系的專業課主要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及中世紀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等。歷史系的基礎課主要有:*列寧經典著作、斷代史、專題史、古代文選、寫作等。政治理論課主要有:*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本來還應當有*黨史,但在歷史系的專業課中國現代史中已經包含了*黨史的內容。當時的中國現代史是以*黨史為主要內容的,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認為中國現代史與*黨史是一樣的,以後才逐漸有所區分,各有各自的學科特點和內涵。

河南大學歷史系對於大學恢復考試後招入的第一屆大學生非常重視,配備了很強的教學力量。任教的教師,恢復職稱評定後,大多成為各個學科的知名學者。一位講授古代文選的講師和一位講授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講師,均被破格直接評為教授。這位講授古代文選的講師很有學問,一開講就先講了一個典故:唐代進入太平盛世以後,唐太宗開科取士,當他站在皇城門樓上,看著參加考試的書生魚貫而入時,興奮地說:“天下英才;盡入吾彀中也。”接著,又講了他本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為人生一大快事”等諸多感想。我們聽了印象極為深刻。

在上大學以前“躬耕隴畝”的歲月裡,我曾經把《毛澤東選集》及其所有註釋熟讀過幾十遍,還閱讀過大量文學、歷史、哲學方面的書籍,對*黨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蘇聯共產黨歷史、國際政治與國際關係有一些較為深入的瞭解。因此,每當有人稱讚自己“博覽群書”、“知識淵博”時,自己對此也認為名副其實。進了大學,方知自己過去的知識只是“滄海一粟”。從此,“學然後知不足”,無論別人怎樣讚譽自己讀書多、知識面廣,自己再也沒敢自以為是過。不是因為謙虛,而是實實在在地感到: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學海無涯,學無止境,人生永遠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過程……

大學時代的心路歷程(3)

“萬事開頭難”。上了大學,才知道過去無論讀過多少書,那都是零碎的、不完整的、不繫統的、不深入的。所以,對於每一門課程,都下定決心老老實實從頭學起。每天早起晚睡,如飢似渴,真有點把“十年內亂”耽誤的時間趕回來的勁頭。對於中國古代史中的原始社會,自己比較生疏,下了較大工夫去學。自進入夏代、商代、周代,特別是進入秦代、漢代以後,就比較順利了。對於中國古代歷代王朝的盛衰興替,我都很有興趣,認為學習這些知識對於治國安邦會很有啟發。

大學生活最重要的是形成了正確研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