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3 / 4)

上山下鄉當知青也30年了!酸甜苦辣,我們老三屆,品味最深。可幸我們沒有自暴自棄,沒有落伍,沒有消沉。艱苦磨礪了我們,使我們始終與黨和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健步走向了燦爛的21世紀。我們也可以自豪的!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保安堡…那難忘的歌(1)

保安堡

……那難忘的歌

齊每豐

作者簡介:齊每豐,男,1948年生於北京,“*”前在北京十三中讀書,1968年到山西省左雲縣插隊落戶,1971年抽調到大同鐵路公安處工作,1990年調北京鐵路公安局,曾任局警務處處長。現退休。

今天我們追憶那段往事,絕不是在這裡顧影自憐,自作多情;也不想怨天尤人,慨嘆人生;更不願撩開時代留給我們的創傷,乞求後人的憐憫和同情。我們之所以追憶那段往事,就是要透過那段經歷的反思和回顧,反省歷史,感悟人生,告知當代,警示未來。這是我們一代人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我們有責任向年輕人講述中華民族那段椎心泣血的歷史教訓,要讓他們知道,在共和國的青年時期,他們的父輩……共和國的同代人,為了防止所謂修正主義的侵入,陷入了一場無休止的運動,幾乎浪費了個人的寶貴青春;他們給歷史留下了一條斷代,一條人才的斷代,歷史給他們留下的是一塊文化知識的空白,一塊足以令人抱憾終生的空白。

經歷過那場人生磨難之後,才使我們真切感知到,每個人時刻都在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風雨同舟,甘苦同在。共和國的命運始終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共和國的前途始終與我們緊密相連。個人與祖國無法分隔,共和國永遠是我們的依託,沒有共和國的安寧和穩定,我們將一事無成,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個人價值和前途。這就是那段動盪的歷史留給我們的人生啟示,是一代人以青春為代價,所悟出的刻骨銘心的切身體驗。

凝視著照片上那突兀的烽火臺、那蜿蜒的古長城頹垣,不禁憶起了動盪年代塞北高原上,跌宕起伏的人生歷程……流年似水,歲月如梭,隨著時光的流逝,那段往事非但沒有從我的記憶中淡出,反而越來越頻繁地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令人魂牽夢縈,難以釋懷。那揮之不去的情結,宛如一支撥動心絃的歌,一支令人永遠難忘的歌。

在那命運多舛的年代

誰都不會忘記,20世紀60年代末,那個多雪的冬天;全國1700萬青年學生,為響應偉人的一聲召喚,義無反顧地奔赴祖國的廣闊天地,上山下鄉,去接受“很有必要”的“再教育”。他們不惜以奉獻自己的青春為代價,心甘情願地投身於那股特殊的潮流中,開始了一場波及全國的大遷徙,規模之宏大,在古今中外歷史上亙古難尋。當年我也不可避免地被捲入了這股狂潮之中,只見在浩瀚的塞外原野上,白雪皚皚,氣溫低達零下二十多度,十幾名熱血青年在風雪中相聚,懷著脫胎換骨的渴望,跟隨著三架拉行李的馬車,在沒腳踝的雪地上艱難跋涉,蹣跚前行;猶如朝覲路上的*教徒,虔誠地尋找著修煉心靈的聖地。在一望無垠白茫茫的雪野上,凜冽的寒風呼嘯著將飄落的雪花重新揚起;把本是迷茫的世界攪得更加昏暗。白毛風嗷嗷吼叫著;像是在有意嘲笑我們;撩起雪花拼命往脖子裡灌,睫毛、鬍鬚掛滿了白霜。狂風肆虐地抽打在我們身上;似乎非要把每個人的心揪出來;撕成碎片。我們任由這暴風雪隨意擺佈,艱難地在雪野中淌出了一條坎坷不平的路。在身後,兩行腳印連同我們多年的希冀和夢想,頃刻間,被狂風暴雪掩埋得嚴嚴實實、蹤影皆無……當年這悲愴的一幕,刀鑿斧刻一般,牢牢地定格在我的記憶之中,它徹底改變了我乃至千百萬同行者一生的命運。。 最好的txt下載網

保安堡…那難忘的歌(2)

承受是一種能力

就這樣我們從800年文明古都,來到了歷朝歷代放逐充軍的邊關古堡……山西最北部與內蒙古毗鄰的左雲縣保安堡村。在那座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五年的村堡中紮根安家,開始了特殊年代、特殊政治背景下的那段特殊生涯。那裡便成了我人生歷程中的第一個驛站。華年飛逝,往事如煙,40載春秋早已漂白了我的少年頭,隨著歲月的積澱和年齡的增長,我越發深情地眷戀著那片土地,儘管它至今依舊是那樣貧瘠,但它畢竟是曾養育過我的土地。在那片土地上有我們激情的投入和慘痛的付出,我們曾將自己昂貴的青春連同今生的命運,廉價地播灑在那片黃土地上,在那段被揮霍的寶貴年華中,留下了我們迷人的夢,未了的情,難言的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