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效果,我每天晚上要到愛人單位的辦公室自習。春、夏、秋三個季節還好說,就怕過冬季。每天晚上十點左右回家,家裡像個冰窖。每每我們都得現生爐火,等到屋裡暖和起來,已過午夜。
如果說以上的情況是我當時面臨的主要困難,但我覺得,最大的困難莫過於照顧孩子,而孩子生病對我是最大的挑戰。孩子雖然已經整託,我不用天天接送,天天照顧,但有一點,他決不能生病。因為一旦生病就要接回家。我每天上下午都有課,學習壓力大;而愛人工作也很忙,如果接回家就意味著兩個人就要整天圍著孩子轉,誰想做什麼都難。記得有一次,學校傳達室叫我去接電話,是幼兒園通知我孩子病了,讓我們帶他看醫生。無奈,我丟下後面的課,趕到幼兒園。只見,他圍著被子坐在小床中間。原來,他拉肚子,弄髒了褲子,正光著小屁股,端坐在痰盂上。他爸爸也被通知趕到幼兒園。後來,我們帶他去醫院。剛一出幼兒園的門口,他就詭秘地笑了。到醫院檢查的結果也沒什麼大問題,就是著了點兒涼。但,我們不能立刻再把他送回幼兒園,這樣,接回家來兩個人輪流看了他好幾天,真是“心裡有事,身上有勁,乾著急。”
四年的大學生活,我沒有一個假期。在假期裡,當別的同學休息或外出度假時,我必須把孩子接回家照顧(因為幼兒園老師也要放假)。四年裡,我很緊張,也很勞累,但我很愉快。因為我不僅圓滿地完成了學業,而且孩子還長大了;不僅磨鍊了意志,而且收穫了友誼,因為全班同學對我一直很理解、關心和照顧。
我的高考離我現在已有30年了。這30年裡,我們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在進步,教育在前行。現在的學子們多麼地幸福!沒有了束縛夢想的禁錮,而享有著在教育、知識面前平等競爭的機會;沒有了泯滅理想的精神枷鎖,而擁有了放飛理想的廣闊晴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教育正朝著更加國際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歷史告訴我們,30年前的那次高考,不僅使數萬過早地被鐮刀或機器打滿了老繭的青年人圓了大學夢,挽救了教育的危機;而且對極左思潮和“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政治路線進行了猛烈的衝擊;不僅是影響深遠的制度選擇,更是解放思想的先聲。我從心裡感激*,感謝當時以*為首的黨中央。我知道,是他們的制度選擇幫我圓了大學夢。
我的高中同學裡很多人沒有上大學,我對她們十分同情。“同在一個時空裡,同是學習的佼佼者,命運卻如此地不同。”我思考著,同時也深知,作為我們每個人,在歷史的天空底下是多麼的渺小,那個極端的時代留給我們這代人太多無法彌補的遺憾。但現在的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慨嘆命運上,我們更應該謳歌命運,因為,畢竟歷史的春天已經來到,奼紫嫣紅是我們今天的美麗風景。讓我們這些不幸運而又幸運的歷史過客,更加珍惜今天,擁有今天吧。
此刻,當我即將邁入甲子年的門檻時,禁不住感慨萬千,忽地想起一段簡約而平實的箴言,令我細細品味多彩的人生,特錄下與同齡人共勉: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
你不能改變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能樣樣勝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力。
回憶與思考(1)
回憶與思考
馬昌海
作者簡介:馬昌海,男,1950年出生。1957年至1968年在北京讀小學和初中;1968年8月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烏旗下鄉插隊務農;1972年4月至1978年10月在湖北安陸棉紡廠務工;1978年10月考入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系並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82年至1985年在河北涿縣化工部化學礦山總公司中學任教;1985年10月 至今在北京服裝學院社科部任教。
這一代人曾有過短暫的理想主義、英雄主義的輝煌。然而,在他們擁抱理想崇拜英雄並儼然成為歷史主角的同時,其代價卻是民族精神的淪落和文化的破壞。隨之而來的瑣碎、平淡、無聊的農村生活,日復一日地消磨著他們身上的銳氣、熱情和抱負。面對這樣的現實,他們雖不願意承受,卻又不得不承受,歷史註定了讓他們這樣度過這段歲月。當歷史的塵埃落定,他們步入中年之時,生活突然發生的鉅變,卻又一次讓他們難以接受加在他們身上的種種不適、冷落甚至遺忘。許許多多新的機遇,似乎都不是為他們所提供。面對許許多多新的生活方式,他們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