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名存實亡(1 / 1)

至正二十二年六月,察罕帖木兒死後,其手下眾將共推王保保為新的領袖。 因養父被殺,王保保對陳猱頭、田豐、王士誠三人是恨之入骨,繼續調兵圍益州,日以繼夜地攻城。 當時,戰爭之慘烈,連鳥都不敢從益州上空飛過。城裡,蒼蠅密如蜂群。 益州城內的將士們,也知道已結下死仇,一步不退,憑據城防堅守。 王保保大軍急攻三個月,雖有軍士屢次上了城頭,但始終不能破防。 王保保見士兵傷亡如此慘重,竟然還是不能奈何益州城,不禁又急又恨。 就在這時,一個謀士給他出了一個主意。 “城堅難破,大帥不如挖地道入城。” 王保保大喜,依其計,挖之。 到了十一月,王保保大軍花了兩個月時間,挖了一條地道直通城內。 當月初六夜裡,城外大軍從地道入城,並四處縱火。 頓時,益州城裡喊殺聲大作,火光沖天。紅巾軍猝不及防,大亂。 到了次日上午,益州攻防戰結束。益州城裡殘破不堪,到處瀰漫著煙霧。 陳猱頭戰死,田豐、王士誠兩人被俘虜。 在察罕帖木兒的牌位前,王保保將田豐、王士誠兩人的心肺挖出來,為其養父祭靈。 至此,龍鳳政權的西路軍全軍覆滅。 時人將陳猱頭、田豐、王士誠三人尊稱為益州三傑。 元廷哀察罕帖木兒之死,詔贈察罕帖木兒為宣忠興運弘仁效節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河南行省左丞相,追封潁川王,諡忠襄,食邑沈丘縣。 還令河南、山東兩省為察罕帖木兒立廟,每年致祭。 封察罕帖木兒的父親阿魯溫為汝陽王。 破格封其養子王保保為太尉、銀青榮祿大夫、中書平章政事、知樞密院事、太子詹事、兼知河南山東等處行樞密院事。 其中太尉、銀青榮祿大夫都是正一品的官職。 鐵鍋還為王保保賜了一個蒙古名字,叫做擴廓帖木兒。 當時,鐵鍋也沒多想,就是想厚賞王保保,希望能夠安撫他的心,讓他為朝廷盡忠效力。 但如此破格封賞,就讓另外一個梟雄——孛羅帖木兒渾身不自在起來。 他對追封察罕帖木兒一事沒有任何意見。 但是王保保當時不過是一個二十一歲的年輕人,又出身平民,居然官居一品,排在孛羅帖木兒前面。 這讓他非常鬧心。 陛下你是不是瞎啊。我戎馬半生,戰功累累,卻只能混到一個從一品的的行省左丞相? 而王保保他不過是因為是察罕帖木兒的養子,你就給他兩個正一品官職,直接騎在我的頭上? 更讓孛羅帖木兒受不了的,是河南山東等處行樞密院事這個官職。 本來,山西有一大半就是察罕帖木兒的勢力範圍。 如今,朝廷又把河南、山東給了王保保。 那我孛羅帖木兒有何處可以立足? 而且,元廷的大僚現在大多都站在王保保這一邊。 之前,在重金賄賂下,樸不花、禿魯帖木兒先後支援王保保,還引進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和王保保交好。 愛猷識理達臘對王保保一見如故,常常和他保持書信聯絡。 就連剛升為右丞相的搠思監也站在王保保這邊。這搠思監是兩邊都收錢,但王保保給的多,自然就替王保保說話。 也就是說,不管是在朝堂上,還是地方上,孛羅帖木兒都感覺到,自己被這個二十一歲的年輕人卡著脖子,快喘不過氣來了。 於是,他就開始發飆了。 趁著王保保主力在山東,孛羅帖木兒向南擴張自己的勢力,侵佔真定等地。 北方豪強們的新一輪爭鬥又來了。 …… 不過,先轉頭來說南方阿誠的事。 如果你和阿誠交朋友,就會發現他人還真不錯,慷慨疏財,講哥們義氣,可惜肚子裡沒墨水。 一個人往往是缺什麼,補什麼。 所以,張士誠很喜歡招攬一些文人騷客,留在自己身邊當幕僚。 至正二十二年年底,阿誠和幾個文人閒聊,就說道:“想當初,我也不過是一個走私海鹽的鹽販,如今被朝廷封侯拜相,可以知足了。” 其中有一個剛來的文人,叫王蒙的,突然笑道:“誠王,其實你這不算封侯拜相。” 張士誠奇怪地問道:“我都被朝廷封為太尉了,怎麼不算?” “誠王有所不知。在我朝,這太尉是虛職官銜,不限額。只要陛下喜歡,冊封一百個太尉也沒問題。 但這拜相可就難了。中書省丞相是實職,只有右、左兩個位置。” 阿誠聽了不禁黯然。他也知道,想讓鐵鍋拜他為相,不大可能。 一會,張士誠強笑道:“好歹我也是誠王,也算是封侯了。” 王蒙搖搖頭,說道:“這個誠王是自封的,也不算,得向朝廷討封,才算數。” “這也不難,我明天就向朝廷上表,向陛下討個誠王來噹噹。” “以我之見,這次要討封,就討個吳王吧。因為,自古以來,沒聽說過把名字冠在王前面的。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