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第二輪紛爭(1 / 1)

說完阿誠的破事,再回頭來,說一說北方豪強的第二輪紛爭。 現在,矛盾的焦點變成王保保VS孛羅帖木兒。而他們又各有一個盟友,分別是李思齊和張良弼。 所以,實際上是王保保+李思齊VS孛羅帖木兒+張良弼。 至正二十二年下半年,孛羅帖木兒趁著王保保主力在山東,搶了他不少地盤。 所以,第二輪第一回合,孛羅帖木兒勝出。 王保保正是年輕氣盛時,比養父更加桀驁不馴,自然忍不下這口氣。 二十三年二月,王保保讓鎖住留兵守山東,自己守河南,讓手下大將貊高率主力繼續西行,準備開幹。 到了四月,雙方又在山西、陝西大幹了起來。 孛羅帖木兒和李思齊互相交兵。而貊高則主攻張良弼。四股勢力噼裡啪啦打了兩個月,打了個平手。 到了六月,孛羅帖木兒開始後悔起來,主動停戰,並向王保保議和,建議一起徵南。 事後來看,孛羅帖木兒這次議和,主張往南方打,正是絕好時機。 這時候,陳友諒正在率大軍猛攻朱文正守的洪都。而朱元璋正在調集大軍去救朱文正。 兩個月後,南方雙雄將在鄱陽湖決戰。 也就是說,這時候除了鄱陽湖,南方其他地區的駐守兵力很少。 如果,王保保、孛羅帖木兒、李思齊、張良弼真的成功和解,四軍一起南下。 那麼,歷史的走向可能會發生重大改變。 有可能,北方四雄和朱元璋一起滅了陳友諒,平分了大漢政權; 有可能,朱元璋遭到南北夾擊,慘敗收場; 也有可能是六軍大亂戰。 但無論如何,這對朱元璋來說都是極壞的訊息。 但是,王保保這時候已經殺紅了眼,收不了手,拒絕與孛羅帖木兒和解。 於是,在短暫和平半個月後,北方四雄再戰。 七月,李思齊和王保保大將貊高,聯手攻西安。孛羅帖木兒的部將竹貞不敵,向兩人投降。 八月,王保保又攻佔了孛羅帖木兒兩塊地盤。 十月,孛羅帖木兒和王保保各自親率大軍,在石嶺關激戰。孛羅帖木兒大敗。其愛將烏馬兒、殷興祖被王保保所擒。 第二回合,孛羅帖木兒接連三連敗,被王保保打得暈頭轉向。 幸好在這時候,鐵鍋派人出來調解。王保保答應停戰。孛羅帖木兒得以緩一口氣,回去大同繼續屯田、練兵。 可到了至正二十四年三月,才過五個月,新的風波又起。 這次的風波是從朝堂吹過來的。 起因要從樸不花說起。 因為樸不花與丞相搠思監、宣政院使脫歡結黨,長期擅政。 知樞密院事——禿堅帖木兒、御史大夫——老的沙等人看不慣,便彈劾樸不花,請鐵鍋以漢唐宦官之禍為鑑,將樸不花逐出中原。 可這個時候的鐵鍋早已厭倦了朝政,沉湎於享樂之中,將朝中大小事務,都託付給二十五歲的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 禿堅帖木兒、老的沙等人的奏章送上去,他也就是翻了翻,便讓宦官移交給太子處理。 此時,彈劾樸不花這件事,引起奇皇后的強烈不滿。 在她入宮之前,奇皇后早就認識樸不花。她入宮受寵後,便在鐵鍋面前推薦了同鄉人樸不花。 因此,樸不花便淨身入宮,當了宦官,長期以來深受鐵鍋、奇皇后重用,專門負責奇皇后資政院的財政。 禿堅帖木兒、老的沙等人彈劾樸不花,在奇皇后看來,就是在打她的臉。 於是,樸不花在被彈劾後,反而升為集賢大學士、崇正院使。 禿堅帖木兒、老的沙等人氣急敗壞,不依不饒地繼續彈劾,還指責太子專權。 這可把奇皇后、愛猷識理達臘這對母子氣壞了。 一場政治反擊開始了。 御史陳祖仁、傅公、李國鳳等人先後被太子流放到吐蕃等地。 同時,太子與右丞相搠思監密謀,準備捏造罪名,陷害禿堅帖木兒、老的沙等人一黨。 禿堅帖木兒、老的沙見到身邊人不是被流放,就是逮入獄中待審,大駭,急忙逃出京城,投奔大同的孛羅帖木兒。 對朝堂中的這次風波,孛羅帖木兒看得清清楚楚,同情禿堅帖木兒、老的沙,便把兩人藏匿起來。 至正二十四年二月,太子派人去孛羅帖木兒軍中,要求把禿堅帖木兒、老的沙兩人交出來,說兩人有罪,準備帶回京城定罪。 孛羅帖木兒拒不交人。 這下子,就把年輕的愛猷識理達臘徹底惹毛了。 怎麼,孛羅帖木兒你們這些地方軍閥,現在是完全不把朝廷放在眼裡了,是嗎? 我以監國太子的身份,讓你交兩個人。你也不肯,還能指望你幹什麼? 二十四年三月,太子下詔,免去孛羅帖木兒的總兵官等所有職務、爵位,要求他交出兵權,只允許他回四川養老。 可年輕的太子還是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果然,孛羅帖木兒拒不從命。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