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3 / 4)

在稱讚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後,羅奇開始討論中國向全球輸出通貨緊縮的問題,並認為中國應對全球經濟負責,而不能僅僅考慮本國的問題。

他認為,“在全球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下,中國必須從‘著眼於國內’向‘著眼於國外’的政策轉移;不然的話,全球市場將會由美國消費者和中國生產商主導;重新平衡全球經濟是惟一的出路。”

報告認為,在全球經濟舉步維艱之際,中國猶如沙漠中的一片綠洲。2002年,受出口、外商直接投資和國家資助基建投資力量推動,中國的經濟保持有近8%的增長,成為全球迄今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到目前為止,中國是惟一能不受以美國為中心的日益嚴重的全球週期性衰退影響的國家。然而,中國在目前形勢下取得的成功將為其增添更多新壓力。“中國因素”的日益明顯,使若干有可能拖垮亞洲其他國家以至全球經濟的極為嚴峻的宏觀趨勢日漸成型,並且影響全球。

“中國目前已處於世界舞臺的中央,不斷上升的通貨緊縮風險則是要點所在。”

羅奇分析指出,今天的全球通縮風險比過去70年的任何時候都要高。日本經濟通縮勿庸置疑,美國1%的GDP增長率為過去48年來的最低水平。歐洲的風險是其2%的通脹率還要面對更大的下調壓力,特別是在實施週期性財政和貨幣政策對疲弱的歐元區產生重壓的情況下。此外,除了韓國,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已經出現通貨緊縮,如香港、新加坡和臺灣,當然也包括8月份消費物價指數比上年同期下降、零售物價指數下降的中國。

面對目前疲軟的全球經濟來說,亞洲通貨緊縮尤其令人煩惱。越來越多的開放工業國家會從亞洲生產商進口越來越多的低價產品和服務,這些產品的價格正在不斷下降。“這將使亞洲扮演一個令人不安的角色———成為向全球其他地區輸出通貨緊縮的出口商。中國則首當其衝。”

在2001年亞洲(除日本)的出口量中,中國佔33%;與1996年的22%相比,增長約50%。此外,中國在亞洲(除日本)1996年至2001年對美出口增長額中所佔比例高達50%,中國已成為美國通貨緊縮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中國經濟規模迅速擴大的情況下,中國在制定全球價格水平方面實際上已日益具影響力,這已促使許多人開始重新考慮發達工業國家物價和企業收入的前景。摩根士丹利金屬業分析師韋恩·阿特威爾在其最近調低美國鋁金屬行業評級時就強調了這一觀點:“這很可能只是超巨型冰山的一角,生產力的全球化———不僅體現在產品上,而且越來越多地體現在服務上———使低成本亞洲生產商在價格影響方面處主導地位,中國目前正在確立這一地位,這種情況以前從未出現過。”

羅奇表示,“我仍然堅定不移地看好中國的增長前景。不過,我還得承認中國以出口為主導的強勁增長對全球經濟通貨緊縮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我不是惟一得出這結論的人。”

報告認為,全球經濟的不景氣,特別是亞洲經濟的衰退給中國的宏觀政策走向構成新挑戰。中國的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政策對中國自身的影響固然是至關重要,但現在它也對鄰國乃至全球大部分國家有同樣重要的影響。

首先是中國的貨幣政策。中國的領導層早已考慮最終要實現資本賬戶全面開放和人民幣的自由兌換,但由於認為銀行業改革是向貨幣和資本賬戶開放成功過渡的重要前提,因而遲遲未有在這方面採取行動,這是可以理解的,給人們帶來痛苦的1997、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也表明,這種漸進的方法是有道理的。

說明這一點後,顯而易見,中國以美元為本的匯率策略將使全球經濟所需的再平衡構想更加難以實現,處於失衡狀態的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市場相對價格有待調整,以期回覆平衡。報告認為美元的弱勢最終將在促成這種調整中發揮關鍵作用。但是,如果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依然固定不變,那麼就會對其他貨幣形成更大的壓力,這將意味著日元及歐元出現不成比例的貶值。此外,如中國在美元轉弱的情況下繼續保持聯匯,其出口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這將對其他亞洲生產商構成巨大壓力,並顯然有可能阻礙全球經濟再平衡的程序。

“請不要曲解我的意思”,羅奇說,“我不是在倡議中國應對貨幣政策進行重大調整,也沒有建議任何走捷徑的辦法。只是認為中國應該理解到,目前其貨幣政策所面對的全球環境與幾年前的十分不同。這也許意味著政策必須設法適應不斷變化的情況。對中國來說,最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