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資本賬戶開放和人民幣可自由兌換是更為緊迫的工作。這意味著中國必須在金融體制改革方面採取更果敢的舉措,以便為貨幣政策的調整鋪路。”
報告認為,刺激國內需求是中國宏觀政策的另一考慮問題,在全球經濟急需重新平衡的情況下,這一點顯得尤為緊迫。據摩根士丹利亞太區經濟分析師謝國忠估計,2002年上半年,中國的出口增長佔GDP增長約54%。同時,國內消費的勢頭已減弱,反映在目前通貨緊縮、國有企業重組面對持續壓力和人們傾向儲蓄之間相互產生的負面影響。鑑於以美國為首的全球貿易活動放緩,中國需要採取其他方法,以避免過分依賴外部需求,從國內尋求更大支援。而著眼於增長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不僅可以在全球經濟停滯的情況下提供保障,而且,國內需求形成的增長勢頭也能有效遏制中國的通貨緊縮。如是,全世界都將可透過中國GDP增長實行調整而獲得莫大的好處。
羅奇表示,中國的未來前景和新的、日趨挑戰性的全球環境,將促使中國改變其宏觀政策。中國不能再只著眼於國內的改革和重組程序,必須放眼世界。當然,面對全球經濟走下坡路,任何國家都應如此。
緊接著,在2002年12月2日,美國《商業週刊》放言:“中國的通貨緊縮正在危及全球經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關人員也曾呼籲中國考慮採用更具彈性的匯率機制。
從理論上來分析,目前全球的通貨緊縮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引起:首先,從經濟週期角度分析,在經歷了90年代初以來的長期經濟增長後,目前全球經濟已進入經濟調整或衰退階段,物價普遍的下跌是正常的現象。其次,高科技,特別是資訊科技的進步和普遍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使商品價格呈不斷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