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中國政法大學等著名院校的法學教授。吳錫銘作為一個異類,新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頒佈後全國首例罷免村官案的倡導者,“水心村罷免案”等一系列罷免案的幕後策劃人,被邀請出席。應討論會主持人、北京大學法學院議會與人大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全國人大秘書組組長蔡定劍博士的約請,吳錫銘撰寫了《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立法解釋建議稿(初稿)》,共10章48條,約2萬字。討論會上,農民氣息未脫的吳,就他起草的初稿作了20分鐘的發言,專家們將他們的讚譽和掌聲,毫不吝嗇地送給了這個中年農民。

當晚,吳應清華大學法學院的邀請,走進了這所名校的明理樓模擬法庭,沒有任何講稿,也沒有人們想象中的農民式的忐忑,他用並不地道的溫州普通話,以“村民自治組織的發展與創新”為題,為法學院的博士、碩士研究生作了一場學術報告。之後,學生們開始提問,面臨尖銳的問題,吳就像回答寮東村民的提問一樣,用他農民式的理論,爽亮地一一作答。掌聲中,報告會被拖延40分鐘,竟而在主持人的干預下謝幕。

與理論界的切磋,激發了吳進一步挖掘中國農民問題根源的理論興趣。他的家中,經常有記者、理論界人士的到訪。這加劇了他對矛盾重重錯綜複雜的寮東村政的疏遠,“青春已付忙亂中,知非勤讀時未晚”,書房牆上那幅自撰的楹聯,抒發了吳意興闌珊的政治心緒。

3個月後的6月26日,吳在不期然中,再度被海選為村委會主任。12日前,他在村委會主任候選人海選中,又一次被村民推上候選人的位置,但他再也沒有三年前的興致。他向熱衷他當選的村民表###志,冀望他們還他難得的寧靜。

是日下午3時許,一個驟然響起的電話,告知他蟬聯村委會主任的訊息。勸說之下,吳被矛盾和無奈的心情牽引著,走到一里路外的競選現場,走程式,發表“就職演說”。20分鐘的就職演說,雖然熱鬧非凡,可此刻的情境,遠非三年前那麼暢達。是次選舉中,村委會成員候選人共有5名,可是,除他一個人透過法定票數外,餘者都被選票後面的民意所拋棄。依法律規定,村委會組成人員不得少於三人,否則就不能行使集體權。面對一個殘缺的“內閣”,他發現自己原來並非無所不能。

2002年夏天,人民日報社記者崔士鑫去寮東村採訪,吳錫銘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裡,掏出始終帶著的自己的幾件“護身符”:村委會組織法、黨章、土地管理法、當選證書,甚至還有他當選村主任的投票統計結果。

兩年多過去了,他早沒有了往日的天真,不再相信護身符的法力。沒能組建一個完整的“內閣”,他不再去村委會上班。他的興趣發生了很大轉移,一邊為水心村等外地村莊搞起了民主策劃,一邊從法治途徑研究中國三農問題的突圍。2005年春節前,我在吳家,看到浙江北部兩個邀請他指導罷免村委會主任的客人。

一個民選村官就這樣放棄了村民對他的信任,選擇了高不可攀的學術研究之路,他在鄉村民主之路中的正面意義,也大為縮減。

反戈一擊

2002年春節前的臘月二十八,得到減刑的黃祝華被浙江省第六監獄提前釋放。過完年37歲的黃,在春節後走上了反戈一擊的道路,接手村民們未竟的官司,並最終使得潘義漢踏上了通往監獄的路。

。 最好的txt下載網

通往監獄的門敞開著(10)

2000年6月12日,黃祝華還在蹲監,十個村民代表在吳錫銘的策劃下告起了寮東村委會。事情的緣起,依舊是1994年的徵用土地。1997年,甌海區土地局批准返還畝用地,同意57戶農民使用該村耕地建房70套,每套佔地面積43平方米,土地屬於集體所有。得到規劃局的許可後,村委會建房7200餘平方米。次年秋,時任村委會主任的潘義漢和一個村支部副書記,以寮東村委會的名義,同承包商簽署了一份協議,將該地面上的建房交由他們組織施工,且將2800平方米的房屋以14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承包商。當年11月,寮東村委會先後三次收取承包商給予的100萬元。次年下半年,承包商陸續將房屋的部分套房和店面賣掉了。

村民們去找承包商,跟他們討還自己的房子和店面。承包商一臉不高興地說,我們是有協議的,你要房子,找村委會好了。

這時候,曾代表村委會簽字蓋章的潘義漢已成在野人士,且被開除了中###籍。十個村民代表把村委會和承包商告上了法庭,聲稱被告無權侵佔他們的畝安置房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