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一經濟指標,中國曾經大鍊鋼鐵的決策也是從這一點出發,而上世紀70年代後期,特別是八十年代及以後,第三次工業革命爆發,國家競爭的遊戲規則開始出現了徹底的變化,核技術、空間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這些技術,都需要非常強的自然科學做支撐,如果我們如果再靠買幾個樣品進行模仿根本就不可就能,而隨著積體電路的發展,硬體與軟體的結合,產品模仿變的越來越難,以計算機的CPU為例子,現在世界上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等傳統工業強國都不具備生產CPU的能力,如果這個技術那麼簡單,那麼容易模仿,那早就全世界都學會了,很多國外高階的複雜的晶片,給國內抄都抄不出來;甚至人家把圖紙資料都給你,國內也生產不出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產品大部分都是硬體和軟體的結合,再靠模仿根本就不可能獲得任何技術,必須進行自主創新,別無他法。
另外,現在世界上通行專利保護制度,這個制度可以說對於發展中國家非常的不利,在這種制度下的工業競爭,可以說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因此我們既然制定了自主創新的國家發展戰略,就必須培養“爭第一”的創新精神,這二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給國家“創推委”的建議
中國有個“名推委”,影響力非常大,中國的企業界幾乎都知道,該委員會負責中國名牌的評選工作。國家提出自主創新戰略後,也成立了“創推委”這樣一個機構,但是“創推委”在中國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力,雖然也聘請了李光鬥這樣的策劃大師進行策劃,但是一直沒影響,對國家形成創新的氛圍好像也沒起到太大的作用。筆者認為“創推委”應該多策劃一些活動,以利於國家形成創新的氛圍。國家雖然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大戰略,但其具體的推進工作還需要民間的推動,創推委應以研究建議為主,向以研究和活動並重轉變,這樣可能會對營造中國的創新氛圍更有利。
第一節 本章前言
計劃經濟養懶人,市場經濟養壞人,華爾街金融危機充分表明:壞人對經濟的危害比懶人要大的多,在對經濟危機的分析中,我們可以找出這樣幾個壞人,首先是小布什,其次是格林斯潘,再就是伯南克,最後是美國的金融高管們。
小布什為了戰爭,大幅削減公共住房投資,將大量窮人推向了貸款買房的市場,格林斯潘長期實行低利率,放縱了過度消費,特別是住房消費,伯南克又快速提高利率,成為壓倒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而華爾街的高官們讓投資者損失了那麼多的錢,自己卻拿著高額年薪。
在美國有兩個人幾乎被媒體吹噓成了“完人”,他們就是格林斯潘和傑克韋爾奇,格林斯潘是美國新自由主義經濟制度的代表,韋爾奇是職業經理人制度的代表,然而一場大危機讓人們發現原來這兩個人都是錯的,格林斯潘的錯誤導致了美國經濟的潰敗,傑克韋爾奇的錯誤為通用的破產埋下了伏筆。
美國經濟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就一直走下坡路,90年代的新科技革命讓美國又重新繁榮了一下,但也造成了巨大的泡沫,而科技泡沫破裂後,美國又創造了房地產泡沫和金融泡沫,實際上是用更大的泡沫還掩飾之前較小的泡沫。
人們喜歡談美國模式,我認為美國經濟模式主要由四個主要方面,那就是職業經理人制度,消費型經濟模式、金融服務業主導經濟、和經濟政策上的新自由主義,美國的這些特色都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形成的,實踐證明美國這套做法都是失敗的,而且照搬美國做法的國家也都以失敗告終,相反德國、北歐這些沒有實行美國模式的國家反而取得了成功。
現在美國自己也意識到了他們這套做法的失誤,而開始轉向,比如開始鼓勵居民儲蓄、提出“出口戰略”、加強金融監管等,可惜在我國,仍然有部分的經濟學家還對美國模式抱有幻想,本章就結合華爾街危機來談美國模式的失敗。
第二節 華爾街金融危機七大根源之一:—高利貸的不可持續性導致金融危機
濟危機往往以一種商業模式的潰敗為導火索,而導致美國本次經濟危機的商業模式就是“高利貸”這一最古老的商業模式。
好的金融工具讓窮人與富人一起分享利潤,股票就是這種;次一點的金融工具可以實現民眾間的互助,保險就是這樣的金融工具;而最壞的金融工具幾乎對人類沒有什麼幫助,純粹是為了騙錢,而高利貸就是這樣的金融工具,放高利貸的人將錢高利息貸給那些還不起債的人,更可惡的是在放高利貸時,一般還會用到暴力和欺騙等手段,而美國的“次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