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2 / 4)

謙信。八月十四,謙信命長尾政景統兵二萬留守春日山城,親提大軍一萬六向信濃進攻。翌日,謙信到達善光寺,並留兵三千作後備,主力則繼續南下,來到川中島發現武田主力未到,僅有海津城高坂昌信的二千兵防備。十六日,謙信在川中島南部、海津城附近的妻女山紮營,引誘武田軍圍山,以進行主力決戰。

信玄得悉謙信攻擊信濃的訊息後,十八日由甲斐出兵,路經信濃,並等待信濃諸將參陣,因而耽誤了行軍。六天後,即廿四日,信玄率兵一萬八千人到達川中島。此時,探馬來報:“主公,上杉軍本隊於妻女山頂紮營。”,“妻女山?死地也!”信玄思量道。眾將皆主張武田軍應開往海津城,合兵後包圍妻女山。“上杉軍駐紮死地,恐其有詐,不可輕動。吾軍於茶臼山佈陣,與海津夾擊之。”信玄道,於是武田軍在西北方離妻女山較遠的茶臼山佈陣,與海津城形成犄角之勢,同時也切斷了上杉軍的歸路。

兩軍在千曲川兩岸對峙,眾家臣向謙信進言:“兩軍雖可謂勢均力敵,然吾軍兵力略遜於甲州,請主公調春日山留守之兵加以支援。”而謙通道:“諸公莫慌,寡人自有主張。”言罷,他手擊小鼓,口唱詞歌,一派悠然自得的樣子。“敵不動,吾亦不動。”信玄也按兵不動,密切注意敵軍動向。自廿四日以來,雙方皆無行動,謙信終日把酒歡歌,信玄則靜觀其變,一如蟠龍入淵,一如猛虎在林,不動則已,動則定會撼天動地。

如此僵持下去,終非長久之計。信玄決定拋磚引玉,採用“移營之計”。廿九日,信玄率軍撤離茶臼山,渡過千曲川,往海津城移動,欲引誘謙信出兵。雖然退路已開,但上杉軍卻毫無行動,兩軍再次陷入膠著。由對峙至今,兩軍從未交鋒,進入九月,謙信在妻女山佈陣已二十餘日,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九月初九重陽節,信玄於海津城召開軍議:“兩軍對峙已二十餘日,敵始終按兵不動。如此相持下去,恐吾軍糧草耗盡,士氣低落,此次出兵功虧一簣,如之奈何?”軍師山本勘助道:“主公莫憂,臣有一計,可破上杉。”“有何計策?軍師快快道來。”“吾軍可分兵兩路,二番隊統兵一萬二,迂迴行軍,襲上杉側背。未見主公出陣,謙信必心生疑慮,定會退而不戰。臣料想其必避而下山,主公自領本隊八千,埋伏於其必經之路——八幡原,前後夾擊之,謙信可擒矣,此計正如啄木鳥啄樹取蟲之法。”

啄木鳥在捉蟲時,首先在樹幹一側鑿開一洞,然後再飛到對面用喙敲擊樹幹。蟲子聽到敲擊之聲,受到驚嚇,便想逃出大樹。從哪裡逃走呢?嗯,那處洞口正好給它逃脫的道路。可是,當蟲子從洞口逃出來,正想鬆一口氣時,啄木鳥早就等在那裡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啊。山本勘助所獻之計,和這個道理相同,故而此計也得名“啄木鳥戰法”,受到日本後世的極力推崇。

信玄聞之大喜,以馬場信房、高坂昌信、飯富虎昌、真田幸隆四將統領二番隊,自領本隊於八幡原埋伏。當日深夜,武田軍埋鍋造飯,著手準備。午夜零時,二番隊從海津城出發南進,並於途中右轉襲擊上杉軍側背。凌晨四時,信玄率本隊從海津城出發,經廣瀨,渡千曲川,往八幡原一路挺進。

九月初十,清晨七時半,川中島一帶大霧瀰漫,伸手不見五指,信玄正急切等待著妻女山方向的動靜。忽聽馬踏鑾鈴,人喊馬嘶之聲,信玄猜測:“此隊是吾方還是敵方?或許吾方多於敵方?”(記於《甲越信戰錄》)濃霧中軍隊隱約顯現,只見當頭一面大旗,上書斗大一個“毘”字,乃是從妻女山撤下的上杉軍,可是未見二番隊的蹤影,信玄頓時臉色蒼白。原來,初九黃昏,謙信在妻女山遙望海津城,只見炊煙裊裊,卻全城肅然,料到武田軍當夜必有行動。於是,謙信命甘粕景持領一千人留守妻女山,自己親率本隊一萬兩千人搶先下山,夜渡千曲川,於黎明時分趕到八幡原。

信玄忙以魚鱗陣應敵,謙信則布以車懸陣,他將部隊分為多支分隊,輪流攻擊武田軍,令武田軍攻守皆難。武田軍的山縣昌景所部被上杉軍的柿崎景家三百人擊破,節節敗退。謙信見武田軍右翼防守不穩,便命軍隊佯攻之而後詐敗。武田軍右翼的信玄嫡子武田義信果然中計,率部追擊敵軍,卻反受包圍。武田信繁見少主被圍,抱著必死的決心大聲呼喊,以圖吸引敵軍,上杉軍也有士兵認出了信繁,因此多支分隊轉而進攻信繁所部。八十一歲高齡的諸角虎定營救少主心切,率軍攻破義信包圍圈的一角,使義信得以殺出重圍。信繁身先士卒,抵擋上杉軍,雖將敵軍攻勢逐一擊破,但上杉軍輪番進攻,將其漸漸包圍。最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