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1 / 4)

小說:萍蹤傳書 作者:蝴蝶的出走

知道我們即將離去,女主人特意做了匈牙利糕點款待她的房客,美味可口。我們和他們一家合影留念。第二天,女主人一早帶著孩子離去,臨別她吻了我們的面頰,祝願我們一路平安,順便關照我們離開時把房門鑰匙放在門外的地毯下,絕對沒有戒備,或許素昧平生的房客會帶著什麼而遠走高飛。人與人之間沒有相互懷疑猜忌的畸形關係,沒有先入為主的犯罪推斷,也就沒有任何社會的陰暗心理,人們相互赤誠以待,即便過客和陌路也毫不例外,一個社會可以清明純潔到某種地步,到了這樣的環境,人們不忍心加以破壞而產生邪惡之念。人性是需要也是可以感化的,這也就是人的美好和希望所在。

到了布達佩斯國際機場,我們拖著行李車進入候機大廳,環視四周,就是我們兩個東方人。匈牙利海關官員很客氣告訴我們,因為匈牙利幣福令不能攜出國境,請在免稅商店消費。我們在那裡喝了咖啡,買了兩條香菸,準備送給西德的夏教授。剩下的錢買了幾捲上海牌膠捲,那個年代在海外買到中國貨,還是稀罕事。

當飛機騰空而起的一瞬間,我們倆心照不宣對視一眼,這是歷史性的時刻,我們離開社會主義世界,西德將是我們漫遊西方的第一站,興奮之餘又有一種擔憂,前方等待我們的,究竟是什麼呢?噴氣客機將穿越拒我們於門外的奧地利領空,飛往二次大戰的名城慕尼黑。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二十三章

慕尼黑國際機場為德國第二大機場,僅次於法蘭克福國際機場。 我們是傍晚時分到達這裡。

在湧向機場海關出口的人流當中,我們顯得引人注目,丟三落四地拖著破舊的行李,身穿年代久遠的黑色呢子大衣(說來也巧,我們各有一件家傳的裁縫傑作,均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父輩的遺物),一路風塵僕僕,活像還魂的查理。卓別林。邊防檢查處二個西德警察攔住我們,問我們取道聯邦德國要去何方?我們回答去比利時,便將我們的護照簽證頁掃描,然後一揮手讓我們透過。和蘇聯等東方集團國家相比,西方的驗關手續顯得簡便和有效。

慕尼黑是德國第三大城市,僅次於柏林和漢堡,都市人口達到二百萬。慕尼黑處於阿爾卑斯山冰川前緣,多瑙河支流伊薩爾河從城中穿過。現在應是當地最冷的月份,由於穿越酷寒的西伯利亞不久,我們軀體有了抗凍能力,也就一點沒有寒冷的感覺。後來的年月,我有機會經常來到這個城市,知道慕尼黑德文原意是“僧侶”之意。其國旗有黑色成分,令人產生不祥之感,聯想到這個民族,先後成為兩次世界大戰元兇的宿命。

資本主義的西德,給我們第一印象是十分鮮明的。五光十色的汽車在馬路上飛馳而過,各種燈光,商業廣告和櫥窗,使人目眩頭暈,你是從另一個世界空降而來,幾乎無法一一細看周圍景觀,因為每一樣都是新鮮的。發達的工商業,完善的公共設施和市政建設,和摩登奢華的都會市容以及富裕的國民,無時無地不在炫耀當今西歐和德國的奇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慕尼黑城南遭到盟軍空襲六十六次,夷為平地,戰後重建如同浴火重生)。這一切化為一股現代的物質巨流,鋪天蓋地迎面撲來。東西歐之間的差異不下於二分之一世紀。奇怪的是,唯心主義的西方社會產生了大量的物質財富,獨尊唯物主義的蘇聯東歐,對物質文明的許諾遲遲無法兌現,也就導致後來柏林牆一夜的倒塌。這是一個哲學的思考。

夜幕降臨的慕尼黑繁華非常,時值歐洲市井生活傳統的狂歡節,聽說,這個慶典起源於希臘酒神節和古羅馬農神節以及牧神節,以表驅趕惡魔嚴冬,慶祝豐收歡悅心情,規模宏大,如同德國的春節。成千上萬化裝的*隊伍和參觀者沉湎歡樂氣氛,叫著,鬧著,跳著,打扮各種奇異外貌,在街道,廣場和酒館到處溜達,熱情洋溢,冬日的寒冷,絲毫不影響奔放的情緒,人們盡情地暢飲狂歡,真面貌隱藏在光怪陸離的面具之後,抹去了性別,職業,年齡的區別,人人任由想像力恣意釋放,令人捧腹。德國人一改平日的嚴肅正經,街頭遊走,*浪漫,愚你娛我,博人一樂。街頭有一群倚欄而立的濃妝面具佳人,一看到兩個奇裝異服的異鄉人,立即跑過來把她們的獵物團團圍住,撒了我們一身的彩色紙屑。其中一位有著特大胸圍,其他姑娘示意那是橡皮做的,爭先恐後要我們驗證她們的才是貨真價實,我們從未見過這樣陣勢,不禁羞紅了臉。突然間感覺面具後面的人們,是自由和真實的;相反的,全場唯獨沒有面具的遠方來客,是如此的可憐和虛偽,或者說面具背後的人們,恰恰是生活在沒有面具的社會,在一個人性不受任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