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七年,十一月。
曹操經過長時間的準備,終於起兵向西涼的馬騰發起進攻。
這一仗曹操等了許久,原本在赤壁之戰結束後,曹操就應當向西涼發難的,可是他卻因為兵敗以及痛失重臣而大病一場,所以,曹操對西涼用兵被推遲了。
而曹操正厲兵秣馬,卻傳來東吳軍隊攻打合肥的訊息,於是曹操又不敢輕舉妄動,靜候合肥之戰的訊息。
在合肥之戰處於焦灼之時,曹操便放棄了攻打西涼馬騰的念頭,轉而增兵合肥,好在東吳軍隊雖然狡猾,戰力也是不弱,但是在曹軍強將的防守下,合肥這座重要的城池終於守了下來。
而後曹操一方和東吳簽訂了互不侵犯的和約,在和約簽訂後,曹操終於可以騰出手來準備對西北用兵了。
因為在合肥之戰中,曹操一方損耗了一些元氣,所以要對西涼用兵並不容易,曹操又準備了一年多的時間,最終才率兵攻打西涼。
不過馬騰卻是一塊難啃的骨頭,雖然在實力上不如曹軍,但是馬騰所率領的西涼部隊,卻異常的彪悍,再加上有羌族軍隊的支援,使得西涼部隊更加的堅挺!
馬騰的手下,也有不少強將,尤其是其子馬超,更是力大無窮,被譽為能與呂布媲美的將才!
由於沒有了後顧之憂,曹操也是傾盡了全力,盡派遣精兵強將到前線作戰,雙方戰得難分難解……
早在曹操厲兵秣馬之時,馬騰已經派遣使者知會漢中的張魯,說兩家應同氣連枝,共抗曹操。
張魯畏懼曹操的實力,自然和馬騰結盟。
今曹操攻打西涼,張魯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若是馬騰被攻破了。那麼曹操的下一個目標,自然就是漢中。
於是張魯也豁出去了,率著本部的兵馬,就從後夾攻曹軍。
曹操萬萬沒有想到。懦弱的張魯竟然敢從後夾攻自己,不過他也早有應對之策,命強將徐晃率軍阻擊張魯,張魯與徐晃軍戰,雖然兵力上佔據優勢,但卻沒有辦法分出勝負,直擊曹軍的後方。
面對兩家的攻擊,曹操不愧為亂世梟雄,竟也應對得從容不迫。
不過要同時與兩家作戰,縱然是曹操。也需要多花些時日來應付,西涼一戰,一時片刻根本就沒有辦法分出勝負。
在西北方向戰火不斷的時候,位於西川的成都,卻是繁榮得很!
自從佔領了西川之後。劉備主動示好張魯,說劉璋是個無能之人,為了黎明百姓,自己才取而代之,至於張魯,卻是一位有才幹的君主,漢中在張魯的管轄下。民眾安居樂業。
劉備向張魯許諾,絕不率軍攻佔漢中,因此張魯非常的放心,在曹操進攻西涼的時候,張魯才敢主動出兵,攻擊曹軍的後翼。
在成都城中。顯得非常的熱鬧。
而熱鬧的原因,自然是因為西川和東吳,已經達成了通商的協議,但凡東吳的商人,能夠在東吳的官邸處領取憑證。憑著憑證,商人們能夠自由的透過東吳、荊州、乃至於西川的各個關卡,能夠自由的做買賣。
而西川、荊州的商人們,也是如此……
如此的好訊息,商人們自然趨之若鶩。
作為西川的首府,成都自然是最為熱鬧的,也成為了商人們聚集之地,城內的集市,浩浩蕩蕩,在集市中,能夠買到在西川之地所買不到的東西。
由於接管了交趾,因此東吳的主公孫仁,便命人在交趾開採玉器,所開採出來的玉器顏色上乘,正是商人們最為欣賞的商品。
來自東吳的商人們,將玉器拿到成都的集市中買賣,成都城內的富人們也樂此不彼,與商人們討價還價。
還有就是東吳出產的番薯,也是成都民眾們最為喜愛的,這樣的農作物,在西川境內是吃不到的。
當然,除了東吳的商人們在集市中販賣東吳出產的物品之外,來自於西川的商人們,也將自家出產的特產賣給了東吳的商人。
如此買進賣出,市場就被盤活了,而官府,也能夠從商人的買賣中分一杯羹,那就是但凡進入市場的商人,必須向官府繳納一定數額的入場金,雖然錢不是很多,但是商人趨之如騖,官府的收益非常的可觀!
官員們嚐到了甜頭,自然也認為通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當然,現在的市場還不成熟,還缺少擔保的機制,而這也是東吳方面所考慮到了的。
東吳的大財主吳湘,就以東吳主公特遣商人的名義,找到了負責成都內部事務的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