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微臣想破了腦袋,也沒有主公所想的高明。因此,是否受賞一事,還請主公專斷。”
此人竟然在朝堂上耍起了無賴。若是與楊林獨處,孫仁早就粉拳伺候了。不過在朝堂之上,孫仁卻也只好暫時忍著。
楊林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見朝堂上的眾位臣工,大部分不同意接受曹丕的封賞,於是他也並不表態,不將仇恨拉到自己這邊來。
孫仁猶豫著,是否應當現在說出自己的想法,不過此時。張昭卻站了出來。
只聽得張昭道:“主公,曹丕的做法雖然是要我東吳稱臣,但是實際上,這不過是他為了進兵蜀中的權宜之計罷了!若主公接受了曹丕的封賞,那曹丕便不會派兵討伐我東吳,我東吳將會穩定的發展,反觀魏國與蜀國,定會兵戎相見,到了那個時候,我東吳只要坐山觀虎鬥就可以了!”
張昭的話。倒是提醒了朝中的眾臣。
原來從剛才開始,群臣的注意力都全在東吳的名聲上面,接受了封賞。便是向對方稱臣,那麼在名聲上,自然也不太好聽。
但是群臣們卻沒有想過,就算是東吳向曹魏稱臣,以曹魏現在的能力,哪裡管得過來東吳的事情?
也就是說,東吳就算是向曹魏稱臣,那也只不過是個名而已,而東吳實際上得到的好處。卻遠遠大過在名身上吃的虧。
諸葛瑾得了張昭的啟發,道:“主公。曹魏對於我東吳,實際上鞭長莫及。因此,縱然是稱臣於他,他也管不了我東吳之事,而我東吳,倒是能借此機會發展,等時機成熟,再自立也不晚!”
張昭和諸葛瑾的話,很快就得到了群臣的認可,於是群臣紛紛表態,都贊同東吳接受曹丕的封賞。
孫仁便道:“既然如此,明日孤就召見曹魏的使者,以接受曹魏的封賞。”
打從自己開始當東吳的主公的那一刻開始,楊林就向孫仁灌輸著厚黑之道,厚黑之道的關鍵,便是心腸要黑的時候就應當黑,臉皮要厚的時候就應當厚,如此才能夠成事。
當今東吳,在經由孫仁的治理後,其綜合實力,並不亞於曹魏,但是為了贏得更多的利益,孫仁卻願意接受曹丕的封賞,如此扮豬吃老虎,可謂厚黑之道的精髓所在。
於是第二天,孫仁便召見了司馬懿。
司馬懿向孫仁宣讀了曹丕的旨意,其中除了冊封孫仁為吳王、加九錫之外,還附加了一個條件,那就是讓東吳方面,不再給蜀中提供糧食。
但是對於這一點,孫仁卻搖搖頭,道:“尊使此言,實在是令孤為難,還請尊使轉告陛下,我東吳向蜀中提供糧食,並非是東吳承認劉備稱帝,而是因為當下蜀中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若不提供糧食給他們,只怕生靈塗炭,孤是於心不忍,還請尊使明鑑。”
孫仁說得頗為動人,就算是司馬懿,也有些同情孫仁了。
雖然東吳方面的做法有一些婦人之仁,但是這起碼符合了孫仁女子這樣的身份,如果東吳的主公是由男子擔當的,想必就不會對蜀中加以援手了。
當然,司馬懿雖然是曹丕派來的使者,但是卻沒有臨機專斷的權力,因為孫仁不肯撤回對蜀中的援助,因此曹丕的旨意,現在還頒發不得。
司馬懿命人快馬加鞭回洛陽報信,說東吳主公願意稱臣,但是基於道義方面的考慮,拒絕撤銷對蜀中的糧食資助。
曹丕聞言,立即與眾臣商議,如何應對東吳。
東吳此舉,分明就是兩面三刀,明裡接受呢曹魏的封賞,願意稱臣,但是另一方面卻資助曹魏的敵國蜀漢,像這樣的做法,曹丕原是沒有辦法容忍的。
但是曹丕又一想,東吳的舉措,只不過是處出於人道的考慮,再加上現在是非常時期,只要東吳能夠稱臣就已經足夠了,哪裡還能夠考慮到那麼許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