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風寒(1 / 4)

小說:混在東吳吃軟飯 作者:coxi

曹丕命人知會司馬懿,對於東吳的行為,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司馬懿也是如此執行的。

在得到了曹丕的許可之後,司馬懿便向孫仁宣讀了曹丕的詔命,封孫仁為吳王、加九錫,爵位世襲罔替,命孫仁為大將軍、領荊州牧,鎮守東南。

孫仁與朝中百官給足了司馬懿面子,跪接曹丕的旨意,司馬懿可是半點恭順之心也感覺不到,不過他也並不在意,因為自己的出使任務已經完成了,只要曹丕認可,那麼自己就不會受到責備。

司馬懿離開柴桑後,東吳的局勢更加趨於穩定,四下無亂事,百姓們安居樂業,雖然名義上,東吳只是曹魏的附屬,但是實際上,東吳卻在諸多方面享有著一個國家一般的待遇。

自己的貨幣,自己的朝綱制度,稅賦盡歸自己,分文也不給別人……

文武百官,以孫仁馬首是瞻,對於北方的皇帝曹丕,卻一點兒感覺都沒有。

當然,為了給曹丕面子,孫仁也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向曹丕送一些奇珍異寶,這些奇珍異寶,都是在東吳的商人們買進賣出的時候得到的。

如珍珠、瑪瑙、珊瑚、寶石等物,曹丕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是卻也從來沒有見到過如此的寶物。

也就是說,名義上是東吳在向曹魏納貢,但實際上,卻是東吳在向曹魏炫富,就連曹丕也不住的感嘆,這東吳真是富有,只是曹丕並不知道,東吳的富有是如何而來的。

見東吳如此恭順,曹丕也徹底打消了心中的疑慮,於是便興兵。向蜀漢發難!

魏黃初二年,蜀章武元年,曹丕命張郃、于禁為將。統兵十萬,兵發漢中。訊息傳到成都,劉備也不敢怠慢,命關羽、張飛、黃忠等將前往漢中禦敵。

曹丕攻打蜀國,也是有自己的考慮的,當今天下,阻撓其稱霸大業的,就只有蜀漢的劉備,以及東吳的孫仁了。

但是相比於劉備來。孫仁這塊骨頭卻不好啃,魏軍對於東吳的軍隊,一是因為赤壁之戰的失利而心生膽怯,而是因為東吳經過了數年的發展,不僅國力強盛,而且軍隊也頗為強勁。

既然東吳不好對付,那麼曹丕自然也只能稍稍的安撫東吳,加封孫仁的官職就是曹丕的手段,只要能夠穩住東吳,令東吳不會趁虛而入。那麼對於曹丕來說,就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相比於東吳來說,劉備在曹丕的眼中。卻只是外強中乾而已。

蜀中一帶才剛剛遭受了蝗災,田裡面顆粒無收,而劉備竟然不開倉放糧,而是毅然出兵東吳,遭致長沙的大敗。

如今的蜀中政權,全靠了東吳的接濟才能夠存活下去,在如此不利的局勢下,劉備竟然敢登基為帝,這實在出乎曹丕的預料!

所謂柿子要捏軟的。曹丕出兵蜀漢,也是無可厚非的。在曹丕的料想下,以自己的十萬人馬。將會不費吹灰之力就將蜀漢給滅了,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就能夠專心致志的騰出手來對付更強大的對手東吳了。

但是實際上的情況,卻並沒有如曹丕所料。

雖然魏軍來勢洶洶,但是蜀軍據險而守,卻令魏軍不能前進半步。

張郃、于禁縱有千般武藝,也無法攻破蜀軍的防禦,蜀軍以逸待勞,戰局頓時陷入了僵局之中。

曹丕在洛陽,每日聽前線的戰報,也是焦急如焚,與群臣商議如何破敵,但是無論如何商議,卻也沒有辦法拿出合適的策略出來。

曹魏方消耗日多,而蜀軍也不好受。

蜀軍的糧食,幾乎全靠東吳的供應,在打仗的時候,其需求量是平日裡的數倍,為了能夠抵禦曹軍,劉備只能低聲下氣的向東吳求救,希望東吳能夠出兵曹魏的後路。

但是東吳方面的回應卻是,當今東吳正是發展之際,老百姓們安居樂業,實在不想多生事端、引火燒身。

雖然孫仁回絕了劉備進軍的要求,但是東吳的糧食,卻是源源不斷的運往蜀中的,而且每日運抵蜀中的糧食的量,分明增多了,這些糧食都掛著賑濟災民的名義,但是劉備卻非常的明白,這些糧食是東吳送給自己當軍糧的。

於是劉備在朝堂上嘆道:“孫將軍為了自保,不得不接受曹丕稱臣的要求,不過這吳蜀聯盟,卻是堅不可摧,如今孫將軍送來糧食助朕抵抗魏軍,朕焉有不勝的道理?”

劉備雖然對孫仁感恩戴德,但是前線的諸葛亮,顯然對於東吳的伎倆更加的清楚,東吳之所以送來這麼多的糧食,是想蜀軍更進一步的消耗魏軍的實力,等兩家兩敗俱傷了,東吳再坐收漁人之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