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2 / 4)

小說:聲色之餘 作者:你妹找1

與我稍有不同的是,他還多加了一句嘆息:這些東西以後留給我的孩子,不知他是否會珍惜?

我想他這番心思恐怕是多餘的,以後的人們遠比我們聰明,他們早已明白擁有快樂比擁有傷感爽,所以他們一路喊著“嘿哈,快舞雙截棍”、“嘿哈,嫁個有錢人”,一笑而過。

年華老去似乎是我們惟一能講出口的傷感的理由,而且往往只能借景抒情。近來喜歡扎堆湊趣的現代人生生將京城名勝地後海變成了“站前廣場”,有兩位好友便寫文章一抒傷感情懷,一位遙望昨天嘆曰:憐你素面清顏的從前。另一位則在午後的後海與拾廢品的老婦人擦肩而過時頓生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意,於是他特想給舊日好友打個電話:“想來曬曬太陽嗎?”

好,站前廣場不見不散。雖然我們傷感的心境永不會黴變,但紫外線強烈,素面清顏還是不妨塗點防曬霜。這是我們最後的矯情。2003…6…20

聲色之娛之餘

說到“聲色之娛”,不可避免地會從故紙堆裡蹦出幾個老夫子就字面意思較真。且慢,還是容我先舉個有趣的例子輕鬆一下:前兩年好萊塢影片《駭客帝國》一經推出便震驚世人,其刁買人心靠的是“人被電腦高科技異化”的深刻主題及美倫美渙的視聽衝擊。

多年前羅大佑在他的歌曲《未來的主人翁》中曾大聲疾呼“我們不要一個被科學遊戲汙染的天空,我們不要被你們的發明變成電腦兒童。”聽來遺憾,一切都被言中。說來諷刺,《駭客帝國》無論是主題還是聲色視聽均是拜電腦科技所賜,痴迷其中的男女老幼又有誰敢昧著良心稱自己不是電腦兒童!如今電腦兒童均已染上聲色之娛的毒癮,並主動上緊發條樂在其中,因為好萊塢的上等貨《駭客帝國II》又新鮮出爐啦。為了適應人們已被吊高的口味,《駭客帝國II》在聲色之娛上去雜提純,不再勞神費銀子地去揭示什麼“異化”之類的深刻主題,取而代之的是更驚人的視聽,因為“癮君子們”要的只是聲色刺激。

《駭客帝國》現象也許只是現代人精神狀態的表象,聲色之餘有人說這是沒文化的表現。

記得前些年曾有不少老派的讀書人揶揄現在是讀圖時代,其真實用意是譏諷新新人類沒文化。其實讀字或讀圖與有無文化之間並無因果關係,就像我們無法評估鋪天蓋地的大字報與殷商甲骨上的隻言片語誰更高深,刺眼眩目的電腦屏保畫面與遠古簡約的巖畫哪個更玄妙一樣。讀字時代向讀圖時代的演變只是文化傳承的表像,如今用有無文化這個詞,已經無法對偏好讀字或痴迷讀圖的現代人進行歸類分堆,因為彼此都已是同道中人——沉醉於聲色之娛,併為聲色之娛所累。

也許說這是人們精神良知的退化變異似乎更恰當。正如現在有許多人打著“有愛心”的旗號熱衷收養貓狗寵物一樣,如果在街上遇見一條流浪狗和一個餓暈的乞丐,他無視乞丐而歡天喜地牽著狗回家就證明他“有愛心”;或者在野味餐館大啖生猛海鮮後,不忘給家中的貓狗打包體現他“有愛心”,而“非典”來了,他們又忙著將貓狗掃地出門、劃清界限,那麼“有愛心”這旗號和騙人的幌子有什麼區別!這其中唯一真實的,就是建立在自私自利基礎上的口腹之慾聲色之娛!

當我們聲色之餘意識到了我們只剩聲色之娛,那麼按慣例,我們又該高呼“尋找並弘揚……”的口號了。王朔曾說:“什麼東西到了該弘揚的地步,也就離死不遠了。”但聲色之娛之餘,誰能說清,那轉瞬來去的究竟是什麼。或許我們都是俗人,只不過有時俗得過於自信。除了用自嘲來解嘲,我們還能做些什麼?2001…5…31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當恐懼成為一種被販賣的商機

明星造勢是當然的商機賣點。如果星味不夠,“恐懼”也可拿來用用。正上映的電影《天黑請閉眼》印證了這一點。

如果你學過經濟學定會發現,人世間千奇百怪的事皆暗含商機,恐懼也不例外。近來市場上與恐懼有關的事情有兩件:一是雖罵聲一片,卻票房飄紅的國產恐怖片《天黑請閉眼》;另一個是“人屍展”,據說趨之若鶩者比清明節掃墓的人還多。

恐懼的根源來自於一種心理暗示,但當“恐怖片”、“人屍展”上升為一種廣告詞後,恐怕就不能算做暗示了,這分明是嚷嚷了。更何況還有媒體用新聞手段來推波助瀾、強行灌輸,其結果就是“恐怖”無所不在,你想不恐懼都不行。沒被嚇死只能證明你是一個合格的看客,而不是展品。至於“膽大”、“膽小”,頂多你只有參與討論的份兒,人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