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3 / 4)

立竿見影,更加明顯。

危機有時是好事

企業陷入危機,當然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能夠透過加強對危機的認識,一舉革除企業存在的缺陷,那麼危機有時也是一件好事。

一次,萊曼兄弟公司研製一種8毫米的電眼攝像機,本來預計要三年才能夠完成。後來,負責銷售的副總裁決定嘗試一種新的激勵技術。於是,他來到工程師那裡說;“我剛才聽人宣佈,咱們的競爭對手已經搞出了8毫米的電眼攝像機了!”結果,不到24小時,他們就有了一種完全不同的態度,而這種產品也在3個月的時間內生產出來。緊迫性居然有這麼大的神通,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不斷的喚起職工的危機感,使他們知道企業是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不進則退,退則一敗塗地。危機感可以創造出許多的智慧,而平時是產生不了的。

壓力拯救加農公司

60年代末,加農採取多種經營,打入計算機市場。它研製的鍵盤式計算機試銷以後十分的成功。但是不久之後,別的公司推出了小型計算機與之抗衡。加農在競爭中日趨衰弱,於是改制新的計算機上市。但由於研製工作倉促,新產品缺乏合理性,結果使得銷路不暢。禍不單行,又遇上了第一次石油危機,年終結算出現鉅額赤字。有人預測,加農可能從此一蹶不振。如何挽救局勢?當時的董事會名列最後的董事賀來提出了,應該把危機告訴全體員工,讓員工們知道他們處於危險的境界,振作起來,背水一戰。於是,加農向全體員工發出了危機警告。那些以為身居大公司就可以高枕無憂的人緊張了起來。職工小組們加強了平時的活動,新建議、新方案層出不窮,如何挽救加農成為了職工小組們日常議論的話題。最後,加農採納了職工們所提出的建議,把它歸結為“優良企業設想”。這一設想的實施,使得加農在6年內重新振作了起來,並走向了世界。

由此可見,壓力激勵能使得職工有危機意識,不滿足於企業在本地、本行業現有的地位,不滿足於自己現在的工作成果和效率,從而能激發生命的潛能和主動性,創造出奇蹟。

壓力激勵使用要適度

壓力激勵能變成員工工作的動力,但也可能成為員工的心裡負擔。有位專家將“壓力激勵”比喻成一把刀,有刀刃也有刀背,用得正確、用對地方、用對時機,效果就會很好,反之則可能傷到自己,危及組織。壓力具有打擊與推動的雙重作用,那種作用占主導地位,主要要看主管壓力激勵的方式是否恰當以及人們對待壓力的態度。如果人們以一種樂觀的、積極的態度去看待壓力,那麼壓力就會促進人們向上,促使人們進步。反之,如果人們以一種消極的、悲觀的態度去對待壓力的話,那麼壓力就會使人變得消沉,打擊人進步的積極性。

管理者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合適地運用壓力激勵員工。有的時候,對於某一些員工而言,再多的鼓勵對他們也可能起不到任何做用,相反,他們需要的是一種危機感,一種壓力。在這種壓力和危機感來臨的時候,他們反而會全力以赴地去做,把自己所有的潛能都發揮出來,力爭克服危機,克服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以給下屬一定的壓力這樣的方式來激勵員工,並不是一種可以常用的方法,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握好火候。壓力就好比是一味猛藥,如果常用,肯定會帶來極大的副作用。如果使用不好,反而打擊到下屬的工作積極性,挫傷他們的工作積極性。而且,經常處於高壓力的工作環境之下,只會使員工對工作產生厭惡感,甚至會使得員工萌發脫離團體的念頭。所以,管理者們在給下屬施加壓力時,一定要注意“適當”兩個字。

“目標是最大的激勵”

——聯想集團董事會主席柳傳志

富翁與狗的故事

有一個富翁,花了很大一筆錢從國外買回來一隻很珍貴的小狗。富翁每天都把小狗關在自己的豪宅裡,並專門派了幾名傭人負責這隻小狗的起居飲食,專門請人幫他洗澡,幫它梳毛。總之,這個富翁是盡其所能地對這個小狗好,疼愛有加,簡直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的對它。不幸的是,有一天這一隻狗趁著沒有人注意,從家裡逃了出去,再也沒有回來。富翁很傷心,他下令所有的人出去把這隻狗找回來。就這樣一連過了好幾個月,都沒有找到那隻心愛的狗,富翁也漸漸地病倒了。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傭人說在一家窮人那裡看到了這一隻狗。富翁不相信這樣一隻名貴的狗可以在窮人家裡生活下來,但還是抱著一絲希望去看看。出乎意料的是,在窮人家裡的那隻狗正是從自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