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解散,除個別成員按其自願參加其他革命組織外,其餘均轉入武衛會。
顧準轉入武衛會後,先在武衛會滬東區委工作,後調任總會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市分會主席。1935年2月參加中國共產黨。1935年10月,因武衛會組織被破壞,第一次流亡去北平。1935年冬北平“一二·九”運動後,全國掀起了抗日救國高潮。1936年2月,顧準自北平回到上海,先後擔任過上海職業界救國會黨團書記、職員支部書記、江蘇省職委宣傳部長、書記、江蘇省委副書記。在文委工作期間,與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孫冶方(當時為文委書記)認識並共事。
30年代中期以前,黨在上海的基層組織一般都是按地域組織的。黨在職員階層中進行艱苦的系統的工作,並把黨的基層組織建立到企業中去,實肇始於江蘇省委職委(職員工作委員會)(江蘇省委成立於1937年11月)。抗戰前夕,1936年上海職業界救國會組織部黨小組在職員中只有黨員數人,經過整理(把分散在其他方面的職員黨員集中起來)、發展,到1939年7月,黨員已發展到150人左右,建立起來的黨組織有:銀行工作委員會,下面有銀聯(銀錢界聯誼會)黨團、《銀錢界》編輯部、各企業支部;洋行工作委員會,下面有華聯(洋行華員聯誼會)黨團、華聯會刊編輯部、亞細亞支部、其他各企業支部;百貨公司委員會,下面有永安、先施等百貨公司企業支部;益友社支部;保(險業)聯支部;綢布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