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蘇聯大使館送來約見的文書時,蓋世太保的人就告訴他,這個安德烈可能也會一同來,但外交的規則讓他還是當作什麼也不知道,就像是第一次聽說安德烈…尼古拉耶維奇…普倫雅科夫的名字。
30分鐘的扯淡後林俊和傑卡諾佐夫離開了德國外交部,返回蘇聯大使館。林俊將在使館裡呆到明天早晨。
晚餐後,林俊與傑卡諾佐夫進行了一段談話。
“傑卡諾佐夫同志,你認為德國會對我們造成威脅嗎?”
“那是一定的,只不過我們不知道會是在什麼時候。”
、、、、、、
傑卡諾佐夫在蘇德戰爭爆發前曾經有給蘇聯提供預警準備的機會,可惜上層卻錯過了,但不能否認,這個小個子是一位傑出的外交家。
。。。
第五十章 抵達波蘭
12月26日一早,傑卡諾佐夫大使親自送林俊和伊博斯到柏林火車站。上午9點30分,柏林至華沙的列車準時發車。
德國的原野一片潔白,鐵路旁分佈著一個又一個農莊和小鎮,田園風光中根本看不出一點緊張的氣氛。
窗外是一片祥和,但列車內就有些不同了,包廂外的過道上基本就看不到人,乘客們大多不想拋頭露面。
午餐的時候,林俊和伊博斯到了餐車,兩個人只是簡單的吃了點烤牛排。回到包廂後,伊博斯開啟了雙層的車窗玻璃,對林俊說:“有人進過包廂。”
“老契卡”就是厲害,在出門前已經在包廂了做了暗記,德國秘密警察的那些伎倆還是逃不出他的眼睛的。
簡單的檢查了一下,伊博斯告訴林俊東西都被動過,但沒少什麼,估計這些德國人只是想知道他們是不是攜帶了什麼機密的東西。
“這都快成例行公事了,每次他們都會來,看一下就走。”
“呵呵,誰會把重要的東西放在沒人看守的包廂裡等著他們來找。”林俊也覺得這種“例行公事”有點意思。
“這就是他們的工作,大家都一樣,誰知道萬一會發現點什麼。說實話德國的情報機關也是十分厲害的,我們隔壁的兩間包廂都應該是他們的人,估計還在竊聽我們的談話。”
林俊也知道伊博斯為什麼要在大冷天開窗,就是為了讓包廂裡的噪聲大些。德國人不會蠢到在林俊他們的包廂裡安裝竊聽器,這樣就顯得太幼稚了,而這些包廂的隔板都用的是木頭材料,用個聽診器就可以達到目的
林俊原來就感覺住在左邊那間包廂的那個大塊頭德國商人有些奇怪,自己在走廊上透氣的時候基本看不到其他人,而這位仁兄倒是常常來和自己搭訕,不是借火就是像個英國佬式的聊天氣,難得他那一口流利的俄語了。而右邊那間包廂的人林俊只在上車的時候見過一次,是對中年夫婦,說的是是波蘭語,就像最普通的波蘭有錢人,沒什麼特別之處。
“這是德國人典型的監視方式,一明一暗。和那個胖子聊天沒什麼,反而可以增加些感情,呵呵。”伊博斯說著關上了車窗,實在是有些冷。
半個小時後列車到達了德波邊界的檢查站,而這個時候林俊還在過道上和那個大塊頭閒聊,他看到一群氣勢洶洶的德國警察上了列車。
走過來的德國警察看了林俊的外交證件後就過去了,對於在包廂裡的伊博斯也只是稍問了幾句,而他們的行李也在外交豁免權的保護範圍內,也就沒檢視。但對那對“波蘭”夫婦就沒這麼客氣了,幾個德國警察在包廂裡裡裡外外的翻了個底朝天,好像還沒收了幾樣“違禁品”。
那個胖子德國商人倒是擺出了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在那些警察檢查了他的證件後是隨便他們翻查自己的包廂,還在一個勁的發牢騷,內容也就是強調自己這個本分的商人有什麼好查的,還對林俊說:還是你們這些外交官好,什麼都不用查。林俊乾脆就和他打哈哈。
檢查持續了足足半個多小時,透過車窗林俊看到有些乘客被粗暴的帶離了列車,還有人在站臺上遭到德國警察的毆打。這個時候伊博斯走出了包廂,也沒理會邊上的那個胖子,和林俊說:“這些應該是德國的猶太人,想著離開德國到波蘭去。”
“恩,可憐的民族。”林俊轉過頭對邊上的那個胖子說:“海德里希先生,你作為一名真正的雅利安人是怎麼看待他們的?”
這可把這位自稱是棉布經銷商海德里希的胖子給問住了,他還從未遇到過在執行任務時被監視物件問這種問題的情況。雖然他所受的培訓裡對這樣的情況有多種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