匭魯魷直環嘔卦�吹奈恢謾�
100多年前,德國詩人海涅曾在菩提樹下大街24號住過。當時他站在大橋上俯瞰這條大街,他曾說:“右側是巍峨壯觀的兵器館、嶄新的衛戍大廳、大學和學院;左側是皇宮、歌劇院和皇家圖書館”。
林俊倒是在想其它的事,到1945年四月底五月初,這裡將會進行德國法西斯滅亡前的最後血戰,菩提樹下大街將成為一片廢墟。那將是一場真正的血戰,那是一個民族和一種信仰的最後戰鬥,血戰到底、不死不休。(德國投降後在奧地利還有大規模的戰役,但一般都是說柏林最後的保衛戰是最後一戰,因為它的殘酷、它所代表的意義,對於雙方都是。)
在菩提樹下大街的街心花園前端,有腓特烈大帝銅像。他戎裝躍馬,手執利劍,英姿勃發,汽車再往前就是勃蘭登堡門了。
林俊、傑卡諾佐夫和伊博斯站在勃蘭登堡門下,傑卡諾佐夫向林俊介紹著它的歷史。
仰頭看著這座由26米高的建築,林君想到的了那張著名的照片:1945年,蘇聯紅軍在勃蘭登堡門上撐起紅旗。而德國士兵為了摧毀紅旗,他們向心中的勝利之門開炮,勃蘭登堡門將會變得千瘡百孔
“勃蘭登堡門高26米,寬655米,深11米,是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砂岩建築,是以雅典衛城的城門作為藍本,設計者是普魯士建築師朗漢斯。這12根支撐著平頂的多立克柱式立柱有15米高、底部直徑有175米,是依照愛奧尼柱式雕刻。前後立柱之間的牆把整個門樓分隔成5個大門,正中間這個略寬些的通道原來是為皇家成員通行設計的。大門內側牆面的這些浮雕刻畫的是羅馬神話中最偉大的英雄的海格力斯,戰神瑪爾斯,還有以及智慧女神、藝術家和手工藝人的保護神米諾娃。勃蘭登堡門門頂中央最高的那尊銅製雕塑高有5米,她是勝利女神,就是希臘神話中的尼刻,羅馬神話中的維多利亞,女神張開身後的翅膀,駕著一輛四馬兩輪戰車面向東側的柏林城內,右手手持帶有橡樹花環的權杖,花環內有一枚鐵十字勳章,花環上站著一隻展翅的鷹鷲,鷹鷲戴著普魯士的皇冠。雕塑象徵著戰爭勝利,雕塑是普魯士雕塑家沙多夫的作品,應該說當年的設計師很好的把德國和勝利結合到了一塊,呵呵。”傑卡諾佐夫看來不光光是一位大使、外交專家,他還應該是德國曆史的專家,對於勃蘭登堡門十分的瞭解,這也讓林俊從他知道了這座城門的歷史。
勃蘭登堡門原來就是城門,只是目前柏林也就留下這麼一個城門,其它的城門都隨著城牆在19世紀60年代拆完了。
今天是聖誕節,大街上倒是有很多柏林的市民經過,這讓林俊真正可以和二戰前的德國人民近距離接觸,人們的臉上洋溢著笑容和自豪的神情,這和蘇聯的老百姓沒有多大的分別,他們也是在生活,享受著聖誕節的快樂。
沒有看到紀錄片中德**隊在勃蘭登堡門下閱兵透過的震撼場景,林君感覺有些可惜,上輩子每次看到那些古羅馬式的閱兵式總會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這倒不是說林俊有親納粹的傾向,只是喜歡感覺那種震撼人心的感覺,因為這種給旁人的震撼是極端瘋狂的信仰才能“生”出來的。
有人說:如果是一隻軍隊只用閱兵就能讓它的對手感覺震撼,那它一定是隻具有可怕戰鬥力的軍隊。
午餐是在選帝侯大街的高階餐廳吃的,十分的豐盛,絕對是地道的德國大餐。
前世和林俊關係最好的一位表哥曾長時間在歐洲工作,他對林峻說過:中國菜世界第一,德國菜勉強可以排歐洲第一。所以他對於德國的美食還是抱有一絲的好奇。
今天吃的倒沒有讓林俊失望,但也只是沒有失望而已:冷盤是魚凍和蒜烤豬裡脊加上一份雞蛋沙拉。第一道菜是個濃湯,看著大概是雞湯,可傑卡諾佐夫說這是野鴨湯。第二道菜是肉餅炸豬排,第三道菜是香腸配熬白菜。甜食上的是小甜餅,味道不錯。最後喝的是杯苦的要命的黑咖啡。
吃過中餐後,傑卡諾佐夫大使陪著林俊來到德國外交部,拜訪了當時的德國外交部長紐賴特。對於這個紐賴特,林俊是一點映像也沒,他只知道過不了多久,德國的外交部長就將是那個臭名昭著的裡賓特洛甫、一個有外交天賦卻完全沒有政治預見性的傢伙。
會面完全就像是例行公事,雙方就是東南西北的聊了一會,傑卡諾佐夫就是為了讓林俊在這裡露個臉而已,而那位紐賴特也是有事沒事的哈哈一通。
紐賴特非常清楚眼前的這個“蘇聯駐法國武官”安德烈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