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可面對這個“對手”還真是難回答。
“劣等民族,但也有些倒黴,他們連個自己的國家都沒有。而且在10幾年前猶太人也太過於貪婪,就像是殘忍的吸血鬼一樣榨乾了我們雅利安人的每一點勞動果實。”他選擇了“溫和同情式”。
這時列車已經緩緩開動,一會就進入了波蘭境內,還是例行公事般的檢查,只不過來的是波蘭的安檢人員。林俊是和那位海德里希先生繼續聊天,大談人種論——一個危險的話題。
林俊當然不會去討論人種的“優劣”,而是在大談人種的分別:比如斯拉夫人與雅利安人到底誰的肌肉更強壯一些——這是希特勒最喜歡的“遊戲”:他常常在會見傑卡諾佐夫時,讓兩個大塊頭的衛兵護衛瘦弱的大使離開,用鮮明的對比來顯示雅利安人的強壯和“優秀”。
兩個人對於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下,最後在林俊露出了胳膊上的強壯肌肉後,海德里希先生不得不承認某些斯拉夫人還是非常強壯的。
回到包廂的林俊看到伊博斯正對著他笑:“肌肉不錯!”
“當然,練出來的!哈哈!”林俊邊笑邊做了個健美的動作,這下伊博斯也忍不住大笑起來,“哈哈,我說安德烈同志,那位海德里希先生一定非常的不爽,回去後可能會去苦練肌肉也說不準。”
、、、、、、
海德里希先生執行完任務後會不會去健身林俊就不知道了,現在他只關心著回莫斯科後怎麼見斯大林才會讓自己好受些。在柏林時傑卡諾佐夫告訴他一到莫斯科就會有車直接接他去克里姆林宮覲見斯大林,從這點可見斯大林是非常迫切的想見到自己。但為什麼這麼急?有可能是急著想教訓自己,也可能是有其它什麼事。但要是有其它事,那會是什麼呢?因為只為呵斥自己是絕對不需要這麼急的,那到底會是什麼?
林俊腦子裡的答案有很多,但又一一被否決,因為它們都沒那麼重要:有些是非常的重要,但還輪不到林俊去解決的。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林俊。但既然想不出來那就不去想,“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是林俊的作風之一,樂得逍遙,還是想想妻子和兒子來的實在。
波蘭首都華沙,也是波蘭的第一大城市,工業、貿易和最大科學文化中心及最大的交通運輸樞紐。位於波蘭中部平原,坐落在維斯瓦河中游西岸,面積400多平方公里,人口100多萬,是中歐諸國貿易的通商要道,自古以來就是非常繁華的地方。十世紀和十一世紀初已有居民,城市初建於十三世紀中葉,1596年成為首都。十八世紀初起受外國統治達二百多年,1919年起復為波蘭首都。1920年人口即超過百萬,為當時歐洲大城市之一。
銀波粼粼的維斯瓦河,如一條玉帶環繞在華沙的腰際,雄偉的華沙古城屹立在河岸上,歐洲中世紀式的紅色尖頂建築群鱗次櫛比。橫跨維斯瓦河的鐵橋上,車水馬龍,一派繁華景象。條條熱鬧的大街兩側,房屋高聳,綠樹成行,草坪連片,伸向遠方,整座城市猶如一艘停泊在綠色海洋之中的*。
當時的蘇聯人對於波蘭是有些複雜情緒的,因為根據1921年3月18日,波蘭與蘇俄在里加正式簽訂的《波蘭與俄羅斯和烏克蘭和平條約》,也就是《里加條約》的主要內容是:劃定了波蘭東部邊界(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西部地區劃歸波蘭),這時波俄邊界線約在寇松線以東150英里處。根據該條約,波蘭獲得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以及立陶宛的一部分,蘇俄在這場戰爭中損失了大片領土。而這個條約也為二戰時蘇聯和德國分割波蘭埋下了伏筆。歷史上由《里加條約》確定的波俄(蘇)邊界一直保持到1939年9月17日。
林俊從伊博斯對於波蘭話題的談論中就可以感覺到他對於波蘭的敵意,這是非常正常的,要是表現的友好就奇怪了。
12月27日下午,柏林始發的列車開進了華沙車站。
仍然是大使館的車來接人,還有武裝人員保護,因為波蘭人對蘇聯外交官可不怎麼友好,當然談不上會有人襲擊林俊他們。而到明天上午才有發往莫斯科的列車,大使館的人已經幫林俊他們定好包廂。
林俊透過車窗看著白雪映襯下的華沙,在不久的未來它將經歷一次浩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華沙這座美麗的古城將遭到嚴重破壞,幾乎被夷為平地,全城85%以上的建築被毀,那些富麗堂皇的古典建築幾乎蕩然無存,到處是殘垣斷壁,一片焦土。而對它最大的破壞不是德軍的入侵,而是1944年8月1日波蘭流亡政府所屬國家軍領導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