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大會里的支援率有限就說明了一切。他並沒有躋身於代表們不記名投票選出來的人當中。他在代表大會和莫斯科自由媒體中的支持者為他大鳴不平,於是戈爾巴喬夫同意為他在最高蘇維埃中安排一個席位。
可見,葉利欽還必須仰賴他的主要對手——戈爾巴喬夫的垂憐,才能在全國性的最高蘇維埃中獲得一席之地。看來,要想透過蘇聯議會這條路走向權力頂峰是不行的。葉利欽認識到,捷徑是透過俄羅斯共和國,而不是聯盟水平上的政府機構。1990年3月,俄羅斯共和國開始選舉。選民將要選出改組後的俄羅斯共和國議會代表,同時選出俄境內各城市的蘇維埃代表。與前幾年全蘇性的選舉相比,1990年的俄羅斯議會選舉要民主得多。在新的俄羅斯共和國議會中,並沒有給共產黨或其他“群眾組織”保留席位。所有的代表都必須透過競選選出。葉利欽決定以他家鄉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為基地,參加此次選舉。
在1990年的俄羅斯,葉利欽已是一位十分著名、廣受歡迎的人物,他並不需要太多的幫助就能贏得選舉。但他的目標不僅僅是贏得一個席位,而是當上大會的主席,這將使他成為蘇境內最大共和國的主要首腦。為達到這一目標,他需要在選民中贏得比個人聲譽更多的東西。
20世紀90年代上半期,幾乎所有的蘇聯政治參與者(包括葉利欽),都是共產黨員。但從這時期開始,卻在黨外興起了一股有組織的政治力量,它在選舉和推動葉利欽步步高昇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990年1月,民主俄羅斯選舉聯盟在莫斯科的早期選舉團體中形成。它為莫斯科市蘇維埃1990年3月的選舉擬定了自己的候選人,同時支援這些候選人參加俄羅斯共和國議會以及俄羅斯其他市級蘇維埃的選舉。
“民主俄羅斯”是一場真正從基層起來的運動,主要由自由派知識分子所領導。它提出的許多主張和葉利欽相雷同,例如民主化和市場改革。和葉利欽一樣,它也把共產黨看作敵人,雖然開始時它的許多領導人和支持者仍然待在黨內。比葉利欽更激進的是,它甚至公然強調俄羅斯的獨立。
在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的選舉運動中,民主俄羅斯可謂是風雲一時。它所支援的候選人在莫斯科市蘇維埃中贏得了57%的席位,在列寧格勒1990年3月的選舉中贏得了60%的席位。但在俄羅斯共和國議會的角逐中,它的候選人卻只贏得了20%~30%的席位。
葉利欽沒有加入民主俄羅斯,甚至在一開始還反對它的建立。它的領導人來自莫斯科的知識分子群體,而葉利欽來自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他曾把大部分黃金時間花在了當一名省委一把手上。葉利欽雖然反對黨的領導層,但他也來自黨—國精英。因此,他一直對民主俄羅斯持謹慎態度,這反映了尚處在起步階段的親資本主義聯盟中的兩股主要勢力——知識分子和原屬黨—國精英現在正走向徹底拒絕現行體制之路的那幫人——之間的鬆散關係。民主俄羅斯需要一位強有力的、能夠在大城市知識分子和專業工作者之外有著廣泛的吸引力的、本民族的人物。葉利欽則需要堅強的組織支援,而這恰恰是民主俄羅斯所能夠提供的。
葉利欽在俄羅斯政壇的崛起(3)
民主俄羅斯的工作並不只是選舉。它還擅長在莫斯科組織群眾遊行。1990年2月,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開會就保證共產黨政治壟斷權的《蘇維埃憲法》第六章的命運展開辯論,民主俄羅斯就在克里姆林宮牆外組織了一次有10萬人參加的遊行,要求民主。這種發動大量莫斯科市民的能力,對於俄羅斯未來之戰的勝敗來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新選出的俄羅斯共和國議會成立後,葉利欽就開始向主席一職發起了衝擊。民主俄羅斯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雖然它也沒有足夠的代表人數能夠一錘定音。不過,葉利欽還獲得了那些反對現行體制的黨—國精英的支援。投票前幾天,戈爾巴喬夫向俄羅斯共和國議會的代表們發出警告說,葉利欽正在拋棄社會主義,但他的話並沒能動搖大多數人。投票進行了四次,葉利欽最後還是於1990年5月29日以4票的微弱多數當選為大會主席。
葉利欽仍然和民主俄羅斯保持一定的距離。他沒有任命任何民主俄羅斯的積極分子在俄羅斯部長會議裡任職,也沒有聘請他們中任何一個進他的私人顧問班子。作為俄羅斯共和國議會的主席以及最大的共和國的實際掌權者,葉利欽現在有了一個強有力的組織陣地,來對抗戈爾巴喬夫和蘇聯體制的領導層。兩個月後,即1990年7月,葉利欽戲劇般地退出了蘇聯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