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層,但他還是一名中央委員和國家高階幹部。
要是在改革前,這樣一種降級足以斷送一個人的政治前途。但到了1989年,蘇聯民主改革的進展給了葉利欽一次重返政壇的機遇,雖然這是違反黨中央意願的。1989年3月,他當選為新的蘇聯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那裡,他成了迅速興起的反對派運動的領導人。次年,他當選為剛剛改組的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不久就戲劇般地退出了蘇共。1991年6月,他當選為俄羅斯聯邦首任民選總統。
在俄羅斯人民眼裡,葉利欽是具有相當魅力的。他是一位平民政治家,敢於挑戰黨內精英不公正的特權。在1986年早期的西方報紙中,葉利欽的名字也是鋪天蓋地,因為在那年的一次蘇共代表大會上,他對“給領導幹部特殊津貼”和“烏茲別克集體腐敗事件”展開了猛烈的抨擊。作為莫斯科黨組織的負責人,他經常喜歡遛遛街,見一見普通老百姓。葉利欽對特權的攻擊在莫斯科家喻戶曉,也招致了蘇聯精英們的嫉恨。
葉利欽還強烈地支援民主化。畢竟,這是他在政治生涯就要終結時得以再次崛起的最好機遇。1989年2月,亦即蘇聯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一個月之前,葉利欽發表了一項宣告,呼籲選舉一定要公開和民主。民主化對蘇聯人民有著莫大的吸引力,特別是在那些城市居民中。
葉利欽懷有某種程度的俄羅斯民族感情。許多俄羅斯人瞧不起蘇聯內部那些非斯拉夫民族,把它們看作是落後的、外來的民族。有人把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加盟共和國看作是俄羅斯的負擔,是各種援助的受益者,是蘇聯體制內部的特權產物。葉利欽呼籲給俄羅斯以更多的獨立和自主,從而獲得了這些具有民族情緒的人的衷心擁護。
然而,使葉利欽聞名遐邇的,還是他對加快經濟改革步伐的鼓動。他埋怨黨和國家機關內部的保守勢力阻撓經濟改革。開始時,葉利欽對自己喜歡什麼樣的經濟改革還不是很清楚,但隨著經濟學家們開始在1989—1990年間提出自由市場觀念,他很快就把自己的經濟方案定位在市場改革上了。
葉利欽對市場改革的鼓動,是他能夠同時吸引住普通老百姓和黨—國精英的關鍵一步。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極大地依賴市場是戈爾巴喬夫1987年進行社會改革方案的一部分。在俄羅斯,“市場改革”得到了廣泛的支援,雖然它對不同的人來說其含義也不同。經濟學家承諾說,市場改革將會解決長期困擾國家的嚴重短缺問題。但市場改革對於普通市民來說還有另一層用意,即他們討厭特供品商店,討厭精英們可以享受的一切特殊分配製度。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市場改革”一詞的意思就是建立一種每個人都可以在同樣的商店購買到同樣的商品的體制。“市場改革”將會允許群眾買到最好的商品。因此,這在普通蘇聯市民聽起來,確實是真正實現社會主義體制所本該具有的平等主義理想的最佳道路。
對於黨—國精英來說,市場經濟意味著完全不同的東西。他們不曾被迫去排讓普通老百姓恨之入骨的長隊,但他們有幸購買特殊消費品的代價也很高——這得靠不停地討好上級才行。在黨—國精英們看來,市場改革意味著擺脫這樣一種體制,這種體制使得特權完全依賴於你所處的級別高低。一旦擺脫黨對個人財富積累的限制,他們就有望更加放心地購買最好的消費品,只要有錢就行。 。 想看書來
葉利欽在俄羅斯政壇的崛起(2)
葉利欽的平民出身、民主傾向、俄羅斯民族主義思想、市場改革口號,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俄羅斯還是有著廣泛吸引力的。除了這些方面以外,另一個實質性的方面則是葉利欽的反叛角色,他是搖搖欲墜的蘇共領導層的最有名的反對派。儘管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方案在一開始時廣受歡迎,點燃了人民心中的希望,但1988—1989年間出現的經濟混亂,使得最高領導層的聲望一瀉千里。鮑里斯·葉利欽曾在黨中央待過,後來又被趕出來,如今正在想方設法重返權力高峰。這種反叛形象吸引了許多俄羅斯人。
在第6章,我們曾經描述過葉利欽在1989年3月的全俄羅斯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中大獲全勝的過程。葉利欽在人民代表大會中確實能夠扮演一名重要的角色,但他的權力還是相當有限的。俄羅斯是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國,但它的人口只佔全蘇聯的一半。來自其他共和國的代表很少支援葉利欽,他們支援的是那些忠於黨中央的人。戈爾巴喬夫仍然能夠有效地控制人民代表大會。當代表大會選舉代表組成常設立法機構最高蘇維埃時,葉利欽在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