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葆恩在飛機上,穿過黑夜飛向堪薩斯城。在石獸墜落那一刻的暈眩以及義無反顧地衝向機場之後,他內心漸漸滋生了一種平和的感覺,一種黑暗的寧靜。葆恩沒有自問在做什麼。他一點也不後悔,沒有反思自己的決定:離開紐約、放棄工作,對於拋棄伊娃也未曾感到絲毫自責。他能想見這對於她將有多麼艱難,但是他設法讓自己相信沒有了他她最終會好起來,一旦從他失蹤的打擊中恢復過來,興許她能開始一種更為美滿的新生活。
《神諭之夜》5(1)
這既不值得羨慕也無所謂同情。葆恩被一個意念緊緊攫住,這個意念如此強大,遠遠超過了他本人那點微不足道的願望和義務,使他覺得除了服從別無選擇,甚至要以不負責任的行為作為代價,做出哪怕一天前還與他的道德標準想背離的事情。“人死於輕易”,哈默特是這麼表述這個想法的,“活著只不過盲目的隨機事件放過了他們……在理性的秩序裡他(弗利特克拉夫特)的遭遇已經脫離生活的軌跡。他還沒走出那根墜落的橫樑幾步便已明白,除非他投身並適應到那驚鴻一瞥的新生活裡去,否則他內心將永遠不復安寧。吃完午飯,他已找到了自己的順應方式。既然生活可以借一根墜落的橫樑隨意將他了結,他也可以一走了之,隨意改變自己的生活。”我不用為了寫葆恩的故事而贊同他的所作所為。葆恩就是弗利特克拉夫特,而弗利特克拉夫特在哈默特的小說裡對他自己的妻子做了同樣的事情。這是故事的前提,之前我自己確定的,我不打算放棄。與此同時我也明白,故事裡不只有葆恩和他登上飛機之後的遭遇。伊娃也必須考慮在內,無論我將多麼執著於繼續尼克在堪薩斯城的歷險,如果我不能回到紐約探尋發生在她身上的一切,我就沒有公平地對待整個故事。對我來說,她的命運同她丈夫的一樣重要。葆恩在找尋一種漠然,一種對現狀的逆來順受;而伊娃則在與之抗爭,她是所發生的一切的犧牲品,從尼克到街角寄信不歸的那刻開始,她的內心便激盪著各種相互衝突的情緒:恐懼、悲憤和絕望。
以後幾天我將和她一起糾纏在這種種激情之中,品味這一不幸讓我心生期待。飛機從拉瓜迪亞機場起飛半小時後,尼克開啟他的公文包,取出西爾維婭·馬克斯威爾的小說手稿讀起來。這是在我腦中成形的第三個敘述元素,我認為應該儘早把它引出來,不能等到飛機在堪薩斯城降落再說。首先,尼克的故事;其次,伊娃的故事;最後,尼克讀的這本書,在他們各自故事展開的同時他一直在讀的這本書:故事裡的故事。尼克畢竟是個搞文學的人,容易被書的力量打動。隨著漸漸地投入西爾維婭·馬克斯威爾的文字,他開始感到自己和小說裡的故事存在著某種聯絡,似乎這本書正以一種極其隱晦和富於暗喻的方式,悄悄地訴說著他周遭的一切。那時,我對《神諭之夜》僅有一點非常朦朧的想法,充其量不過是嘗試勾勒些許輪廓。情節和結構都有待制定,但我確定那應該是本短小的哲思小說,一則關於預知未來的時間寓言。故事的主角是勒繆爾·弗拉格,一名英軍中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壕溝裡被迫擊炮炸瞎了眼睛。鮮血從傷口迸裂,他痛苦地哀號,失去了方向感,竟從戰場上走失,和部隊失去了聯絡。他連滾帶爬地摸索向前,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走進了阿德雷絲森林,昏倒在地。那天晚些時候有兩個法國孩子發現了神智不清的中尉,一個是十一歲的男孩弗朗索瓦,另一個是十四歲的女孩熱娜維耶芙。他們都是戰爭孤兒,獨自生存在叢林深處一所廢棄的棚屋裡——典型的童話背景和童話人物。他們把弗拉格抬回家,細心照料他直到康復,幾個月後戰爭結束,他帶著兩個孩子回到英國。
故事的敘述者是熱娜維耶芙,於1927年回眸養父傳奇的一生以及最終的自殺。弗拉格的失明賦予了他預言的能力。每次魂靈附體般突然發作起來,他會像癲癇病人一樣摔倒在地上不停地抽搐。發作持續八到十分鐘,在這段煎熬的時間裡,未來的情景在他心裡四處氾濫。但發作前毫無徵兆,一旦發作便無法停止也無法控制。他的這種天賦既是一種福祉又是一種詛咒,為他帶來了名聲和財富,但與此同時,也給他肉體造成了巨大的痛苦,更不用說心理上的折磨,因為弗拉格看到的幻象強加給他許多他自己情願不知道的事情。比如,他母親去世的日子,又如,印度一起造成兩百人死亡的火車失事的地點。他一心想和孩子們一起過平靜的生活,然而他所做的預言令人驚異地準確(範圍涉及天氣預報到議會選舉結果直到板球比賽的比分),使他成為戰後英國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可是,就在他聲譽達到頂峰的時候,他的愛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