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2 / 4)

,徹底將這些煩心的事情丟給後來的皇帝們處理。繼位的建文帝,當政的幾年裡,貪汙、宗室、宗族三件事情時時刻刻困擾著年輕的建文皇帝朱允。朱元璋沒有解決宗族的問題,建文皇帝朱允也沒有解決,後來的明成祖朱棣也沒有辦法解決,後來的皇帝更是沒有辦法處理。

山西的宗族有兩個,一個是姓孔的,傳說是當年至聖先師孔子的旁支。在山西根深蒂固,成為了山西第一大宗族,幾乎左右著山西的整個官場。後來清末的時候,出了一個名字叫孔祥熙的後代。他曾經是民國政府的財政部部長,也算是宋氏三姐妹中大姐宋靄齡的丈夫。也就是說孔祥熙,英文名字查理孔的他,和民國國父孫中山、後來的民國政府第一任總裁蔣介石是連襟兄弟。還有一個是姓陳,也就是秦泰所在的宗族。陳家原來也風光過,在宋朝的時候曾經出過三個皇后,十多個王妃或者皇貴妃。但是因為和宋朝關係太深了,所以在宋氏王朝南遷的時候,跟著走了一部分,留下的幾乎被女真人和蒙古人全殺光了。剩下不多的幾個被抓去蒙古為奴隸,直到蒙古人退守大漠之後,他們才回到中原。因為在草原居住了這麼久,所以陳家後人知道蒙古人要什麼,什麼東西可以賣好價錢。所以陳家人開始做起了生意,將中原的茶葉、絲綢高價賣給蒙古人,換來廉價的好馬和奶製品、皮貨再運回中原。十幾年下來,不但開闢出一條鋪滿黃金的生財之路,更是積累了宗族的金錢資本。有了錢就可以培養新一代,他們長大了之後不用再經商,可以出人頭地當大官。當官的人多了,宗族的勢力就有了,重建宗族就有了希望。不但陳家得到了發展,更是收攏了不少旁支,成為了山西亦商亦官的另類宗族。他們進可以在地方或者朝中呼風喚雨,退可以壟斷地方經濟,成為一方富人。陳家在不斷培養新人和拉攏一些商戶的同時,不忘記併購土地。在中國古代,經商雖然是一條發財之路,但是大家依然會覺得買田置地是最保險的事情。所以陳家在山西,在全國各地都有不少的店鋪和田地。店鋪是為了做生意,也可以租出去收房租。田地是保障,也是一種不容易貶值的貨幣,是將來二次發展的基礎。

陳家人平時對秦家並不太在意,要不是秦老爺曾經也是一個當官的人的話,幾乎不會和這個遠親來往。秦老爺和陳家的關係已經相當遠了,據說秦老爺的祖母和陳家當年的當家太太是同一個姓的,算是一杆子打不著的親戚。當年秦老爺中了進士之後,陳家也幫忙拉關係,讓秦老爺當上了一任實授的知縣。可惜後來秦老爺沒有繼續當官,回家當了一個太平翁。要是秦老爺說出兒子秦泰的本事的話,秦泰將會被送到陳家的私學讀書,他的人生將會受到陳家宗族的控制,成為陳家宗族的一個棋子。秦老爺不希望這樣,更希望自己的兒子也這樣,所以故意隱瞞秦泰的實力。這樣才保住了秦泰,不受宗族勢力的影響,做一個自由的自己,做一個可以自己掌控一切的“自由人”。

陳家人自從秦泰當上官員之後,曾經多方努力,希望拉攏秦泰,要秦泰為他們宗族服務。可是秦老爺以孩子大了不好管教為理由,把事情推給了秦泰。秦泰更是以自己是一個刑部官員,不方便和權貴在一起為理由,拒絕了陳家宗族的邀請。因為秦泰雖然只是小小的六品官員,但是他再刑部,又是刑部的科道官員,負有監察責任,所以陳家宗族也不敢真的和秦泰翻臉。畢竟將來要是陳家宗族的官員犯了事,需要秦泰的照顧,說不定秦泰就是這些官員的主審官,這樣的話秦泰的作用就很大了。搞好關係可以偏幫自己,搞不好關係就會影響案件審理或者節外生枝。宗族雖然不會怕一個小小的秦泰,但是秦泰的勢力也不可小視。所以陳家宗族和秦泰,還有秦家保持著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

秦泰怕自己忘記了石頭上的內容,默默地又背誦了一遍,確定不誤之後,才起身離開了兔子窩。清理了一下身上的衣物,往南京城裡走。

秦泰剛走到南京城的外城門口,就看見幾個士兵迎上來。士兵們笑嘻嘻地說:“大人,您回來了正好。刑部的老爺們正在找您,請您馬上回去。”他們所說的刑部,不是遠在北京城的刑部,而是在南京城裡的刑部。明成祖朱棣北遷的時候,留了一手後招,在南京城裡繼續設立六部部門。也就是說大明朝有兩套六部衙門,無論是吏部、禮部、兵部、戶部、刑部還是工部,都有兩個。一個是北京的,一般來說是真正的六部,還有一個是名義上的南京六部,一個沒有實權的六部衙門。同樣是六部,南京衙門幾乎權力縮小好多倍,根本就是一些不得志的官員罷了。要是一個南京六部的官員調往北京六部,就算是降級使用也是一件光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