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滑稽了,一邊是秦老爺安排眾多老師來家裡教導自己的兒子。一邊是長老打聽秦泰的事情,多次親自登門求見秦老爺未果。秦老爺是鐵了心的和這個德高望重的長老“打游擊”,就是不給長老有見面開口的機會。而那個長老也相當的執著,一定要得到秦泰。
這種拉鋸戰幾乎打了兩年,最後在大家的協調下,終於達成一個初步的協議。秦泰自願成為這個長老的俗家弟子,“有空”的時候去寺廟陪陪長老,和長老聊聊天。條件是長老不得再騷擾秦家,不得再堵在秦家大門口不離開。長老心裡自有打算,他相信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一定能說服秦泰和自己出家為僧,成為一個出色的大師。而同樣有心機的秦老爺也有自己的打算,這些年拼命給兒子秦泰安排各種課程。使秦泰沒有機會看見這個長老師傅,沒有機會去寺廟。等到秦泰年滿十六歲的時候,不管兒子秦泰願意不願意,直接給兒子找一個老婆結婚成家。長老想引渡秦泰出家的話,至少要再等上十幾二十年。到時候就算長老還活著,有精力教導秦泰,秦泰也有兒有女了。就算秦泰想做和尚,也捨不得拋棄自己的妻兒。兩個人都有自己的打算,都有自己的美好未來。
事情的發展後來有點怪,秦老爺來不及等到十六歲給兒子結婚,長老先是退出了“比賽”。因為秦泰受到太多的儒家學派的思想,已經漸漸背離了佛家學說。長老越來越覺得這個可造之材出現了問題,可能將來不會是一個大師級的大德。所以痛定思痛之後,決定放棄秦泰,繼續尋找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弟子。沒有長老的威脅,秦老爺也不打算逼迫自己的兒子這麼早成家立室了。秦泰總算躲過了一場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劫難。
第四回 白兔戴冠四
由於秦泰的低調,還有秦老爺的刻意隱瞞,所以秦泰博聞強記的本事沒有被大家知道。也使秦泰躲過了一些不必要的紛爭,這是大家所沒有估計到的一個意外收穫。
原來在古代宗族思想和作風十分流行。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甚至於更早的時候,各大家族就開始培養自己的勢力範圍。到了漢朝的時候,中央有中央政府,地方有各個王國,地方上也有自己的勢力範圍。一些士族大夫開始名正言順的和宗室族親分庭抗禮。一些大的宗族甚至於可以不聽中央的號令。出了名義上依然是中央皇帝的臣民之外,其實和其他的藩國差不多。到了漢末三國的時候,表明上是三國鼎立,其實是各大宗族擁護自己的地方武裝勢力各自為政。到了南北朝的時候,北方少數民族入侵北方,北方大批宗族大戶南遷江南,打破了原有的格局,重新建立新的宗族次序。到了唐朝之後,這些宗族逐漸滲透到皇室和眾多大臣之中,成為皇親國戚或者朝中寵臣。宗族開始隨著朝代的更替,還有一些官員的沉浮發生了變化。但是不管朝代怎麼變化,只要不牽涉到叛亂和立場問題,宗族就不會受到全面打擊。宗族會不斷培養出自己的新生力量,充實自己的隊伍,佔據自己原有的地盤,發展壯大起來。當一個宗族被徹底打倒之後,他所有的地盤,將被其他宗族分食。
到了南宋末期,宗族的勢力達到了最低點。宗族要不是已經投降蒙古人,成為了蒙古人的奴才,不然的話就被蒙古人屠殺滅族。在蒙古人的淫威之下,整個元朝政府裡沒有幾個宗族參與官場。也就導致了宗族和朝廷之間的斷代,最後蒙古人之所以沒有長期統治中原,就是因為沒有和中原的原有宗族和平相處。明太祖洪武爺朱元璋更是一個另類,什麼乞丐皇帝、放牛皇帝、和尚皇帝、平民皇帝等等都是說這個人。從小最底層的農民孩子,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小名叫朱重八。他早早沒有了母親和父親,七八歲的時候就給地主家放牛。十三歲的時候因為生活所迫,賣身去寺廟當了一個小沙彌。後來因為為人不守清規,又不適合當和尚,所以被寺廟裡的長老趕出去當了一個遊方和尚。“遊方和尚”是一種好聽的說法,其實就是一個沿路乞討為生的“乞丐和尚”。朱重八後來索性不當和尚了,自己把自己開除了,成為了一個真正的乞丐。不久之後加入了起義軍,成為了紅巾軍中的一個士兵。朱元璋當上了皇帝之後,不但要防止手下的將軍們造反,更要防止死灰復燃的宗族勢力。朱元璋能夠得到天下不光靠了手下文臣武將的配合,更是得到一些宗族勢力的暗中支援。宗族不是傻瓜,不會白幫朱元璋的,他們的條件就是朱元璋將來要幫恢復他們的原有局面和勢力。當時的朱元璋當然滿口答應了,卻沒想到後來真的成為了朱元璋的一塊心病。他多次想分別對宗族勢力下手,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行動就是敗了。朱元璋只好放棄了對宗族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