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節,在確保區域經濟政策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區域經濟政策決策實際上是在對多種政策備選方案科學評價的基礎上,對是否實施區域經濟政策和實施怎樣區域經濟政策做出決定,沒有區域經濟政策方案效果評價(事前評價)所提供的決策支援資訊,就不可能對區域經濟政策做出科學決策。區域經濟政策實施效果的事後評價是新一輪區域經濟政策制定的起點,為政策修訂提供決策背景資料與經驗支援,同時,它還推動區域經濟政策理論的發展,從而為區域經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學的理論支撐。
在市場經濟體制較完善的國家,區域經濟政策評價一般由政策決策主體機構之外的專職機構來執行,如日本專設政策審議會,負責對包括區域經濟政策在內的經濟政策進行評價。同時,區域經濟政策評價還應廣泛吸納區域經濟政策影響區域的代表、區域經濟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的參與,並傾聽與借鑑專業學者和其他群體的非官方評價結論。區域經濟政策評估已成為區域經濟政策民主化決策的重要機制。
2。 區域經濟政策評價是及時糾正區域經濟政策偏差、合理調整區域經濟政策目標和工具的前提條件
區域經濟政策評價作為對區域經濟政策實施中可靠的資訊反饋,無疑有助於決策者全面瞭解並及時糾正區域經濟政策在實施過程中所出現的偏差,併合理調整區域經濟政策的目標和工具,以實現政策收益的最大化。缺少區域經濟政策評價這一資訊反饋機制,將很難及時發現政策偏差和減少政策失誤的損失。
3。 降低區域經濟政策的成本,提高區域經濟政策的效益
由於區域經濟政策是政府提供的發展援助,實踐中往往容易產生重效益輕成本的傾向。區域經濟政策評價既包括對政策效應的評價,也包括對政策成本收益的評價。區域經濟政策評價一方面有利於抑制區域經濟政策制定與實施過程中的尋租行為,確保政策投入的適度,避免非必要的區域進入政策適用物件區域的範圍;另一方面也會對區域經濟政策投入的規範化與高效使用形成壓力,從而提高既定政策資源的使用效益。
二、區域經濟政策評價面臨的困難
區域經濟政策評價所面臨的諸多困難主要表現在:
1。 區域經濟政策目標的複雜性
區域經濟政策的目標一般是一個體系,並且多數目標(如福利性目標)尚缺乏廣泛認同的數量化手段,難於建立起區域經濟政策評價的目標基準。而且在短期區域經濟政策目標常常是相沖突的而不是相容的,如效率目標與公平目標、經濟增長目標與環境保護目標等。因此,區域經濟政策的實施往往難於實現政策目標體系中的每一個目標,因此在區域經濟政策評價中,往往不能形成一個明確的總體性評價。
2。 區域經濟效應的多源性
區域經濟格局的演變往往是在包括區域經濟政策在內的多種政策因素和非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國家產業政策、金融政策、貿易政策均有很強的區域效應,能對區域經濟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今世界,國際經濟社會形勢的變化也會對特定區域的經濟發展產生較長期的重大影響,並因此引起區域經濟格局的變化。現代政府高度重視統籌包括區域經濟政策在內的各項政策,使各政策相互配合,以獲得最佳的政策效應。因此,現代區域經濟政策作用的發揮也離不開其它相關政策的作用。因此,在區域經濟政策評價中,很難將取得區域效應的全部或明確的份額分離出來而歸功於特定區域經濟政策的實施。
3。 區域經濟政策的成本界定問題
區域經濟政策的實施成本既包括政府的政策性援助支出,也包括政府為實施區域經濟政策而在組織、協調和人力投入等方面的成本,還包括企業與居民在各種經濟刺激下改變經濟活動決策而支出的費用(如遷移費用),其中,企業與居民的成本由於比較分散與隱蔽,只能透過估算的方法得到。區域經濟政策的實施還會產生大量的間接成本,如區域發展援助資金對發達區域發展資金的佔用而產生的對發達區域發展的不利影響、區域經濟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過程中的尋租活動產生的損失等,這些成本識別與核算的難度更大。
4。 區域經濟政策的時間效應
區域經濟政策本身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一種重要外部變數,可能在政策醞釀、討論與制定的階段就引發了較強的區域效應,如我國西部大開發支援政策的制定進入徵求意見階段時,就引發了大規模的民營資本〃西進〃熱。一些區域經濟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