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肆捕殺東林黨人和復社名流,侯方域幾為所擒,而他此後的生命歷程也因與閹黨權奸的殊死周旋,在不斷地顛沛流離、輾轉逃亡中繼續。
若侯方域僅止於美才而豪、任俠狂放的公子意氣,那他決不會令士林傾服。真正能使“一時文章、氣節、經濟之譽,爭歸朝宗”,主要因為他的不畏權奸,竭力反閹黨的英雄氣概。在社會風氣每況愈下黨派之爭生死交鋒之際,他慷慨豪邁且以經綸自許,其人品和政治風度令當時士大夫之流讚歎不已。然而國家衰頹如退潮之迅疾,自負雄才大略亦無法力挽狂瀾的侯方域也只能作痛楚的嘆息。主盟雪苑社雪苑社是明末清初有著重要影響的著名文人集團。“雪苑”指西漢梁孝王所築的東苑平臺,亦稱梁苑或菟園。南朝宋著名文學家謝惠連遊此地時,正值寒冬大雪紛飛,隨作《雪賦》一首,因而始有“雪苑”之稱。侯方域仰慕昔日梁苑風雅,又欽佩謝惠連的才氣,便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與同裡吳伯裔、吳伯胤、賈開宗、徐作霖、劉伯愚等組織“雪苑社”,為文人騷客賦詩論文會聚之所。他們談古論今;評點詩文;廣結名流雅士;因而有“雪苑六子”之稱(此為雪苑前六子)。侯方域主盟雪苑社,使中原成為大江南北風起雲湧會社集中的一個勝地,與東南文士遙相呼應。
崇禎十五年三月,李自成破歸德,雪苑社中堅吳伯裔、吳伯胤、徐作霖、張渭、劉伯愚皆死難,賈開宗、侯方域也流落四方,有明一代之雪苑社事遂告結束。鼎革之後,方域又與賈開宗、宋犖、徐作肅、徐鄰唐、徐世琛等人重修雪苑社,“雪苑六子社”再度成立,他們繼續進行社集宴會,詩酒唱和。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桃花扇主人——侯方域(3)
侯方域是雪苑社公認的領袖人物,大家都敬仰他的才氣和豪情,願意成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雪苑六子有著一致的文學主張,他們文宗韓、歐;詩宗杜甫。在創作風格方面,他們也極其相近,都是古雅澹泊,以氣誼自尚。雪苑社前期,中原戰火遍地,他們所作的詩文多心憂天下,寄寓著強烈的用世精神。從侯方域的文學創作中,可以明顯感受到這一取向。雪苑社後期,諸子漸漸趨於淡遠,注重內心世界的開掘和藝術的精微,日漸疏離現實。
侯方域認為自己在雪苑社和諸子交往後,共同切磋琢磨,方有所進益,文學創作日趨成熟。侯方域在文化方面的創新和對進步的文化精神的追求;充分體現在他的文學創作方面。他在散文創作方面;不僅在“明文極弊;以訖於亡”之時;“始倡韓歐之學於舉世不為之日;遂以古文雄一時”;“當時論古文;率推方域為第一;遠近無異詞”;在清初文壇上起了震撼和扭轉風氣的作用。在藝術上他總結和繼承唐宋以來小說、戲劇中有關細節描寫、角色體驗與戲劇化的表現手法而用於散文創作方面;成為我國古典散文向現代文藝性散文發展的一個進步。從侯方域留下的詩文內容看;他每當言及明末官府的腐敗和百姓大眾的疾苦往往痛心疾首;甚至聲淚俱下。像侯方域這樣大膽地豪不留情地揭露封建官府的弊病;為百姓奔走呼號;顧炎武、黃羲不能過之。所有這些成就都離不開雪苑社和諸子的幫助,當然還有侯方域的個人才情以及他的勤奮鑽研。
情定桃花扇侯方域在南京期間;由於身處燈紅酒綠、流彩溢香的六朝金粉之地,他的風流才子的本性使然,忍不住要涉足一番風月場所。於是他慕名前往媚香樓,這媚香樓建得精巧別緻,臨水而立,站在樓上憑欄而望,煙水澄碧、畫舫織彩的秦淮河盡收眼底。在媚香樓侯方域結識了秦淮八豔之一的歌妓李香君,李香君詩書琴畫歌舞樣樣精通,她身材嬌小玲瓏,性情豪爽俠氣,當時的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都願和她交往,因此媚香樓每天都是熱鬧非凡。
侯方域慕名來到媚香樓,就想一睹李香君的風采。當他走入李香君的房間,只見室內書畫古玩陳設有致,別有一番清新氣息,與一般青樓迥異。李香君笑盈盈地請客人落了座,立即有婢女送來清茶果品。此時侯方域又被正面牆上掛著的一大型橫幅吸引住了,這是一幅“寒江曉泛圖”,寒雪瀰漫的清江之上,一葉孤舟蕩於江心,天蒼蒼,水茫茫,人寥寥,好一種悠遠淡泊的意境,畫上還題有一首詩:“瑟瑟西風淨遠天,江山如畫鏡中懸;不知何處涸波叟,日出呼兒泛釣船。”畫上沒有落款,料非出自名家之手,侯方域問道:“此畫是何人大作?”李香君見他對畫如此關注,略帶羞澀地說:“是小女子塗鴉之作,不足道。”“是你所作?”侯方域簡直不敢相信,這麼一個姣小稚嫩的青樓女子,竟然作出這般神韻的詩畫,真令人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