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的地宮長度為四百六十米,寬達一百五十米以上,面積比好幾個足球場還大。《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說:光是修驪山墓這一個工程,就動用勞工七十多萬人。墓室中,裝滿了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大約就是裝滿了各種各樣金銀珠寶吧。而且,“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上個世紀末,我國科技人員動用最先進的技術手段對秦始皇陵墓地宮進行檢測,結果在與地宮相對應的地表上,發現了一個面積為一萬二千平方米的強汞異常區,在其區域內,汞含量遠遠高出周圍其他地區平均值達幾十乃至幾百倍。由此推斷,司馬遷的記載至少在這一點上是準確的。
近年,墓區內發現的勞工墓有一百多座,其中屍骨相疊,不計其數。絕大多數埋葬草率;其中部分屍骨上發現有刀砍的痕跡,顯然是被殺害後草草埋掉的。
在目前考古發現中,已經可以確認的陪葬坑、陪葬墓等文化遺存達六百多處,包括廣為人知的陪葬坑——兵馬俑,據說連整個文化遺存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位於秦始皇陵墓外城東側三百五十米的殺殉坑表明,《史記》中記載的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與趙高合謀殺死眾多功臣與皇室宗親以殉秦始皇的說法是準確的。這裡發現的十七座殺殉墓,棺墓講究,陪葬品豐富,墓主骨骼零亂,大多首、身、肢體分離,有一具頭骨上甚至插著一支銅箭頭,表明其非正常死亡。
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能夠說清修建秦始皇陵墓究竟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我們能夠知道的是:修建這個墳墓前後用了三十九年時間,比埃及第四王朝的胡夫大金字塔修建的時間長出八年;動用人力七十二萬,是修建胡夫大金字塔人數的八倍。
假如有人能把秦始皇之前二千多年和秦始皇之後二千多年,總計四千年中,中國人為帝王們修宮殿和墳墓花掉的人力、財力、物力統計出來的話,可以肯定,那一定是能嚇死全國人民的天文數字。
築長城這件事情有點複雜。
中國北部邊疆,包括東北部、北部、西北部和西部地區,長達萬里以上的國境線,基本是無遮無擋地暴露在外來侵略者鐵蹄之下的。翻開史書,兩三千年之間,動不動就有異族騎兵像來自北方的狼群一般呼嘯而來,飽掠子女玉帛後又呼嘯而去。一個國家總這樣,也確實不成話。
始皇帝統一中國後,有一個類似今天氣功大師的傢伙,名叫盧生,獻了一本圖書——就是一本預言算命的天書給秦始皇,其中有一句預言:“亡秦者胡也”。當時,中國人管匈奴人叫“胡人”,於是,秦始皇馬上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上抗擊匈奴騎兵。
這位蒙恬相當於今天的北方邊疆軍區司令,負責防守北方萬里國境線。這是一位極有軍事才幹且忠心耿耿的將軍。秦始皇三十二年,就是公元前215年,蒙恬率大軍收復了河套地區,第二年,進一步驅逐匈奴,拓地千里,在榆中以北、黃河以東、陰山以南地區設定三十四縣。並發動軍民,把戰國時期燕、趙、秦三國的長城修復並連線起來,於是,就成了西起臨洮(今天甘肅岷縣),東到遼東,逶迤萬里的長城。因此,萬里長城應該說是蒙恬修的;只是因為秦始皇是老大,就一股腦地都堆到了他的頭上。
實際上,修長城究竟好不好,是一個典型的二律背反:修長城抵抗侵略是對的;不修長城減輕百姓痛苦也是對的。現在,顧了修長城這一頭,偏了增加百姓痛苦這一頭;百姓編出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來罵人也就當然可以理解了。這就是為什麼站在山海關老龍頭的孟姜女廟前,我們的心情特別複雜的原因。
問題是,如果生活在現代的人也加入進來罵修長城,這就有點說不清了。惟一的辦法,就是把這些罵者送回到漢唐宋明這幾個時代去生活,而且得讓他們生活在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這些省份的北部。因為,這些地區每隔若干年,總會被北方遊牧民族燒殺搶掠一回,鬧得當地人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那時,他們可能會閉上嘴。很有可能還會責怪秦始皇,為什麼不把長城修得再高大再堅固一點。
事實上,地緣因素所造成的政治、軍事、經濟困境,可能是長城修建的基本理由。
生活在今天的人們,以現代技術的眼光回望長城的修建,顯然是很成問題的。
仔細翻檢歷史,我們會發現:在沒有機械化部隊的冷兵器時代,長城的修建,對於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曾經發揮過極大的功效。僅僅從傳統軍事學考察,有長城作為憑藉的防守和一馬平川上的防守,其難易程度上的差異根本無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