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男人的天方夜譚 作者:換裁判

公元前483年春天,越王勾踐派人率領三千越國士兵,幫助吳王夫差攻打齊國。伍子胥極力勸阻,令吳王至為惱怒。他將伍子胥扔在一旁,自領中軍,任命伯為自己的副手,率十萬大軍伐齊。結果,吳軍損兵折將之後,畢竟還是打了勝仗。

在論功行賞時,吳王封伯為上卿,並要再一次賞賜越王勾踐土地,酬謝他出兵幫忙。為此,吳王夫差與伍子胥之間發生了激烈爭吵,伍子胥伏地大哭,歷數吳王的錯誤。結果,吳王夫差勃然大怒,將威望極高的老先生當場趕出朝堂。

隨後,吳王命人給伍子胥送去一把寶劍,讓他自殺。

伍子胥仰天長嘆,自刎而死。

當初,伍子胥協助夫差的父親吳王闔廬,創下過出其不意、以少勝多的輝煌戰例,並取得春秋霸主的地位。而吳王闔廬在世時,曾經不想讓夫差接班繼位,是伍子胥以死相爭,夫差才得到了太子的地位。因此,夫差當上國王后,曾經許諾,要將全國一分為二,用一半的國土酬謝伍子胥。伍子胥當然不可能接受。

這位大戰略家、大軍事家臨死時,對家人說:“我死以後,你們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放在吳國的城門上,我要親眼看看越國的軍隊是怎樣打進吳國的。”

吳王夫差聽說後,很惱火,他來到伍子胥的屍體旁,親手砍下了他的腦袋,放在城門上,並將他的身體沉入大江之中。

隨後,夫差拜伯為相國,執掌國政。並準備再一次領兵北上,會盟諸侯,爭奪霸主的地位。

這時的吳王,已經慾令智昏,聽不進任何反對意見了。

他有一個很聰明的兒子,名叫公子友,這時已被立為太子。太子友知道,伍子胥死後,已經沒有人敢說吳王夫差不愛聽的話了。於是,有一天早晨,小夥子自己拿著一把彈弓,灰頭土臉地去見父親,對父親說:

“剛才,我在花園裡,看到一隻秋蟬在樹上,叫得十分得意,它不知道,一隻螳螂正在靠近自己,準備抓住它當早餐呢;那螳螂的樣子極其自信,一心想著就要到口的美味佳餚,哪裡知道有一隻黃雀已經飛來,盯住了這隻螳螂;這時,我拿著彈弓,瞄準了黃雀,準備打它,一不留神,掉進了邊上的土坑,結果弄得我如此灰頭土臉。讓父親恥笑了。”

吳王夫差相當明白,說:“你只顧眼前,真夠蠢的。”

太子友回答說:“以前齊國無緣無故攻打魯國,以為可以輕而易舉地拿下魯國;誰知卻被我們吳國的精兵打得一敗塗地;現在,我們吳國以為打敗齊國很容易,卻不知道越國磨刀霍霍,正在盯著我們呢。這是不是更愚蠢呢?”

夫差一聽大怒,罵道:“你這個不成器的東西,竟敢學著伍子胥來氣我。再不住嘴,我將沒有你這個兒子!”罵得兒子再也不敢開口。隨後,吳王夫差命令這個兒子留在京城看家,自己帶領大軍就出發了。

這就是充滿人生智慧的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來歷。

果然,吳王夫差走後不久,已經休養生息將近二十年的越王勾踐,親率大軍前來攻打吳國。太子友在一場激戰中,衝進越軍,想和勾踐同歸於盡,在越軍的團團包圍下,左衝右突,精疲力竭之後,拔劍自殺。

這一次,由於吳國京城姑蘇城池堅固,勾踐沒有能夠攻進去,於是,就放了一把火,將城外的姑蘇臺燒掉了。據說,這把大火足足燒了一個月。

這一年,是公元前482年。三年後,即公元前479年,孔老夫子去世,《春秋》紀年到此結束。不久,中國進入戰國時代。

此後,吳國天災人禍,一連幾年發生大災荒。國內人民流離失所,社會極度動盪不安。從歷史記載上判斷,吳王夫差仍然沉迷於歌舞樓臺之中,沒有采取什麼有效措施來減輕社會的痛苦。後世的文人們仍然推斷,可能是西施發揮了作用的結果。

()好看的txt電子書

舔出來的歷史:糞便和苦膽(4)

公元前473年,經過二十二年勵精圖治的越王勾踐,已經是兵強馬壯。他再一次率領大軍進攻吳國,勢如破竹。

吳王夫差連續七次派遣談判代表,請求和談,均遭拒絕。

最後,勾踐下令引太湖之水到姑蘇城外,將城門衝開。

夫差奔逃出城後,被緊追不捨的勾踐包圍在姑蘇山上。

夫差表示願意像當年的勾踐一樣,入越王宮中為奴,遭到拒絕。

夫差企圖說服范蠡和文種放自己一條生路,同樣遭到拒絕。

幾經努力均不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