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先生和他的南斯拉夫夫人也和使館人員在一起。大家無語相對,說什麼呢?那炸館的情景,他們都看到,傷者和死者,大多他們都熟悉。任何安慰的話,都顯得蒼白無力,任何撫慰傷痛的語言,都顯得多餘。在這患難的時刻,同胞以及朋友同使館同志們在一起,以無言分擔失館喪友之痛,以沉默分擔大家心靈的重負,以自己的呼吸和存在,撫慰大家流血的魂魄。沉默蘊含著無限深情啊!
傅先生是北方人,懂英文,也懂塞爾維亞文。他受北京世界貿易中心派遣,來南斯拉夫經商,他的女朋友塔瑪拉來自塞爾維亞北部的一個小城市,在貝爾格萊德學習中文。她的中文講得不錯,很有中國味。我一直認為南斯拉夫人有語言天才,很多人都懂外語,有的還不只一門外語。我同一些懂中文的當地人交往時,對他們字正腔圓的中國話感到驚奇,很少有人說那種洋腔洋調的中國話,其中有人來中國學習過,有的人根本沒到過中國。傅先生的公司聘請當地人幫忙,塔瑪拉應聘前往,兩人由相識到相知,由相知到相愛。他們1999年下半年結婚,婚禮在塔瑪拉的家鄉舉行。我因事不能前往,派使館參贊帶著禮品出席。一年後,塔瑪拉生了個女孩。傅先生和夫人在中國大酒家為孩子舉辦百日喜慶活動,我和使館的一些人應邀出席。我在喜宴上說,傅先生和塔瑪拉的千金是中南友好的結晶。中南友誼源遠流長,他們的孩子一定會長命百歲,茁壯成長。我贈送給他們一個象徵吉祥長壽的雕龍花盤,作為紀念。
炸館後不久,在南斯拉夫的華人自發舉行遊行示威,抗議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暴行。參加遊行的除旅居貝爾格萊德的華人外,還有從諾維薩德、蘇鮑濟察等外地趕來的華人。遊行隊伍高舉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打著用漢語和塞語書寫的“反對侵略,維護和平”的橫幅,從貝市鬧市區走過,走過薩瓦河大橋,來到澤蒙區,來到使館前,一路高呼口號:“聲討北約轟炸使館的罪行”、“還我同胞”、“堅決支援中國政府的嚴正宣告”!遊行隊伍裡,有隨父母來貝爾格萊德的孩子,他們幼小的心靈也懂得了憤懣和不平。一路上,貝爾格萊德市民表示支援和響應,數千名當地居民也加入了遊行隊伍,大街上的人們為他們鼓掌、助威,許多路過的汽車紛紛鳴笛以示聲援。在被炸的使館前,旅南華人舉行了抗議###,胡女士代表旅南華人宣讀了致北約的抗議書。抗議書上寫道:“美國打著人道主義旗號,對南聯盟進行四十多天的狂轟濫炸,數以千計的無辜平民被炸死炸傷,許多工廠、鐵路、橋樑及新聞、電視臺等媒體所在地大樓被毀。現在,中國駐南使館又遭襲擊,這是對中國主權的侵犯,我們絕不容忍北約的侵略行徑,強烈要求北約對此承擔全部責任。”“我們全體旅南華人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犯下的這一暴行極為憤慨,我們正告北約決策者,中國不是好欺侮的,中國12億人堅決反對北約這一粗暴踐踏人權的行徑……”
炮火紛飛見真情(2)
抗議###結束以後,人們久久不願離去,在被炸使館周圍徘徊。他們記起昔日的使館,是多麼整齊,多麼莊嚴。使館中式特色的建築,是澤蒙區的一道風景。他們不少人來使館參加過國慶招待會、華人春節招待會、電影酒會。有的來使館參加過形勢吹風會,到領事部辦理過各種手續……而今,殘垣斷壁,遍地狼藉,悽風苦雨,血淚斑斑。撫今追昔,緬懷逝者,思念生人,怎能不催人淚下,怎能不義憤填膺!
來南斯拉夫經商的胡女士的住宅離使館不算很遠。巨大的爆炸聲震裂了她貯藏室裡的水管,她不知這爆炸聲來自何方。她急忙關閘門,修水管,排除滿地積水。黎明時分,她忽然接到朋友的電話,得知使館被炸的訊息。她木然地坐在地上,這是多麼不幸的訊息啊!她和她的兒子踏著黎明前的黑暗來到使館前,面對眼前的情景,像被一盆涼水從頭澆到腳,渾身戰慄,腦子裡不斷地閃過一個問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此後兩天,她白天和朋友們商量舉行遊行示威的事情,從自己的商店裡挑出最好的素色綢緞,貼上“抗議北約暴行”幾個大字,做成遊行隊伍打出的橫幅。晚上她在微弱的燭光下起草抗議書,寫著寫著,淚水滴到了紙箋上。
在三位烈士遺體火化的那一天,按照中國的傳統習慣,要為逝者穿上他們喜歡的最好的衣服。為此,胡女士在自己的商店裡和倉庫裡翻箱倒櫃,找出最好的衣服給烈士們穿上,讓他們風風光光地上路。她一邊挑選衣服,一邊深情地說道:“親人們,一路走好啊!”
遊行示威那一天,“中國大酒樓”停業,楊老闆和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