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調了個兒,印度的釋迦牟尼成了儒、道兩家的老師,而老子與孔子及其學生顏淵,都成了佛教中的“菩薩”。這種刻意的安排,令人啼笑皆非,但事情就是這樣荒唐地發生了。看來梁武帝的三教同源說,很可能承襲了這種說法,所以他不止一次地強調周公、老子、孔子都是釋迦牟尼的弟子。
佛教傳入之初,雖與道術合流,但兩家之間也不免發生一些類似爭奪地盤及政治影響的鬥爭,我們注意到這樣一個傳說:
《清涼山志》卷三《高僧懿行·摩騰法蘭傳》記載,漢永平年間,印度僧人攝摩騰等人來到清涼山(五臺山)。他們認定這裡是文殊菩薩的居所,但感嘆佛之聖教,沒有傳到這裡。於是向皇帝提出在此地建立佛教道場的請求,得到允許後,他們在清涼山修建了最早的伽藍①。因為他們看到這裡很像印度的靈鷲山②,所以就依山名為新建的寺院起名。由於清涼山很早前就有道家居住,這一下出了問題: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佔地畫圈明顯帶有侵犯性。兩家之間,因此發生了後面這件有趣的故事。
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正月,一位久居清涼山的白鹿道士,集合當時五嶽的道士及一批信徒密謀對策時,竟然想出了一個讓人不可思議的主意。他們向皇帝提議用焚經的辦法,一辨兩家學說的真偽。也就是說,將佛、道兩家的經典當眾分別用火焚燒,哪家的經典被焚燬,就是偽經,既然經是假的,道術自然也就是假的,那麼清涼山就不再有它們的立足之地。
當時漢明帝雖是佛、道兩家兼信,但是這個富於挑逗性的主意,還是讓他心裡癢癢的。正月十五,皇帝肩負著主持人的使命,親臨白馬寺。道士們設壇祭祀,將七十二子書等道家經典置於壇中;和尚們則將佛舍利、佛像、經書等放置一處。吃罷齋飯,道士白鹿手執香炬,繞壇數匝,聲淚俱下道:“臣等上啟太極大道元始天尊、眾仙百靈的意旨,駐守清涼山道場,現在‘胡神’亂夏,皇上誤信邪道,將使正道失去,臣等今天斗膽在此設壇,用真火驗證,到底看看真偽!”說罷把火投入壇中,結果經書速燃,化為灰燼。道士們頓時驚慌失措,欲罷不能,啞然無聲。和尚們的行動,則是另一番景象:烈焰中佛經、佛像安然無恙,舍利的光芒,在空中形成一圈傘蓋。摩騰和尚躍身虛空,現出十八種“神變”,朗聲對皇帝說偈曰:“狐非獅子類,燈非日月明。池無巨海納,丘無松嶽榮。法雲垂法界,法雨潤群萌。顯通希有事,處處化群生……”
。。
店主的面目(4)
後來,唐朝的太宗皇帝遊此聖蹟時曾詩興大發,吟出一首《登焚經臺》的七言詩:
門徑蕭蕭長綠苔,一回登此一徘徊。
青牛漫說函關去,白馬親從印度來。
確定是非憑烈焰,要分真偽築高臺。
春風也解嫌狼藉,吹盡當年道教灰。
諸如此種“佛道大戰”,史不絕書,雖有誇張虛構的成分,兩種文化間的衝突卻是事實存在。但這種衝突沒有血雨腥風地廝殺,有的只是充滿智慧的你來我往,柔和而可愛,其結果是相互借鑑,共同發展!
不過,以上的傳說有明顯的漏洞。我們知道漢明帝時,道教還沒有被建立出來,人們不可能跨越時空,預知有一個道教團體,那麼道教、道士之說,也就是無稽之談。道教的出現,至少還要再經歷100多年,所以這則傳說的可信度也就大打折扣。就這一傳說本身來講,佛、道兩家在初期,確實很難被人們區分清楚,最後只能透過所謂的“鬥法”來解決問題。誰的“法力”高強,誰就是“正道”,敗下陣的一方自然就是“邪道”。諸如焚經一類的做法,體現了佛教在初期,不得不學著中國本土“法術”或“方術”的樣子,進行表演的無奈,這明顯遠離了釋迦牟尼時期以理服人、以道度人的平等傳教方式。代之而來的,是一種神秘主義的過分宣揚,與佛教真理的日益隱秘。這就更為佛教在之後中國化的程序中,輕教理而重形式埋下了一個重因。
。 想看書來
你的樣子很古怪(1)
佛教無論從理論和形式上,都與中國本有的文化大不相同。著名學者陳寅恪先生說:“釋迦之教義……於吾國傳統之學說、存在之制度,無一不相沖突。輸入之後,若久不變易,則決難保持。是以佛教學說,能於吾國思想史上,發生重大久遠之影響者,皆經國人吸收改造之過程。其忠實輸入而不改本來面目者,若玄奘惟識之學,雖轟動一時之人心,而卒歸於消沉歇絕。”可見,佛教若不在未來的傳播過程中,主動改變自己,就不可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