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1 / 4)

這裡,吾人必須先要了解美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思想。基本上她們是“重歐輕亞”,亞洲的國家只是她們的殖民地。她們怕的是日本侵佔了她們的殖民地澳洲、太平洋和南海諸島國、中南半島、印度,再跨過紅海與地中海,與橫掃歐非的希特勒會師。至於中國的死活不是那麼重要,她們唯一希望中國做的,就是牽制著一百五十萬的日軍。

這可以從羅斯福對他兒子的一段談話證明,羅斯福說:“孩子,我早就說過,要打敗日本人,唯一的辦法是抓住中國人不放,如果中國因孤立而屈服,你知道這意味著發生什麼嗎?這意味著日本人不僅可以從中國騰出一百萬到一百五十萬軍隊,而且還會再武裝五百萬到八百萬中國人來。這些黃種人的大軍會像蝗蟲,不,像獅子一樣撲向白種人的澳洲,撲向印度和俄國,佔領埃及,然後和德國人在中東會師,那時候美國人還指望幹些什麼?噢,上帝才知道。”(參閱《二次大戰白宮實錄》)

得了人家的就要聽人家的話,所以就派了一位史迪威來做蔣委員長的參謀長。美援的果,是苦澀不堪,史迪威也成了中國抗日的“災星”。

中國成為同盟國一員後的第一任務,就是兵援緬甸的英、印、緬軍,史迪威為緬甸戰區指揮官。在民國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年)三月,中國軍隊在仁安羌援英戰鬥中,取得一些戰果,但因英、印、緬軍的失利,導致全線大敗,史迪威率百餘人,棄軍離隊,敗走印度。數萬中國軍隊困於北緬,飢寒交迫,犧牲數千。

史迪威在緬甸的敗績,認為是平生大辱,要收復緬甸,以雪前恥,就成為史迪威在南亞的主要戰略。以打通中緬補給線為藉口,頻頻從中國調兵往緬甸作戰。一九四四年春,羅斯福迫我遠征軍入緬竟有五次之多,並於四月十日,馬歇爾下令,將援華物資停發,俟遠征軍出動,始予恢復。

早在一九四○年七月,英國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與日本簽定協定,宣佈封閉滇緬公路三個月,禁止戰略物資經緬甸運入中國。

前文提到毛澤東的社論,引用了數則電訊:“英美人士對於衡陽戰役亦抱著很大的耽心。他們指出:衡陽比長沙更為重要。他們憂慮:如果衡陽失守,戰爭將會延長。他們憂慮大後方的經濟危機。美國《基督教箴言報》警告道:日本現有進行其‘首先擊敗中國’之象徵(中央社紐約六月十四日電)。英國倫敦《泰晤士報》恐怕我國來不及等到滇緬路打通就被日寇打敗,說:‘得出打通滇緬路將是為時太晚這個結論,是何等悲觀啊!’”(路透社倫敦七月一日電)

以上的資料充分說明了,英美對中日戰爭所考慮的只有兩點,一是利用中國的軍隊,拖住日軍,二是利用中國的軍隊,保護她們在南亞的利益。她們擔心的是中國戰場失利會使戰爭延長,但是她們不但沒有支援中國境內的戰爭,反而不斷從中國往緬甸輸血。

第六節 戰略上失敗的原因(2)

所以衡陽會戰期間,中國境內的軍隊已嚴重不足,無法規劃一個像第三次長沙大捷的大捷。這就是說明國際間只講利害、沒有道義的嚴峻教訓。

統帥部不在乎衡陽的得失

衡陽會戰一開始,六月二十八日,梁寒超在外國記者招待會上,否認衡陽失守會使戰爭延長,他說:“有人顧慮衡陽倘使失陷,將使戰局延長一二年,吾人殊不能同意。”(中央社六月二十九日重慶電)又七月十日,何應欽在中樞紀念週上說:“在全盤戰略上言,吾人實不憂敵人打通我平漢、粵漢兩線之蠢動。”(中央社七月十日重慶電)

從以上兩則電訊,可以看到統帥部對衡陽會戰的態度。當然會有這樣的態度,也是有它的原因:第一,因前述原因國內兵力不足,無法規劃一次大的會戰,圍殲日軍。第二,正因為盟軍已在歐洲和太平洋戰場上的反攻,已取得相當的進展,勝利已可預期。抗戰之初,國軍的戰略就是“以空間換時間”,守守守,退退退。現在,則是“以時間等勝利”,當然不在乎衡陽的得失了。

因此,衡陽會戰一開始,就原本計劃配給第十軍協防的部隊調往廣西,準備下一步的防守。結果,衡陽會戰後,一個地方都沒有守住。四個月內,桂林、柳州又都失城於旦夕之間。

友軍支援不力

友軍支援不力,又是前述原因之果。既然統帥部都不在乎衡陽的得失,那麼,友軍又何必去賣命,也來它一個“以時間等勝利”,豈不樂哉?保得了軍隊的資本,也就是保住了勝利後政治上的資本。

據最高軍事主管部門所編《長衡會戰》第六節檢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