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2 / 4)

行,“補給品行動慢故須先行”。

軍在大陸作戰,可以說談不上補給計劃與實施。戰場補給制度,應由上級向下級源源追送;負傷官兵,應由後勤部隊向軍野戰醫院接連。如此,始能經常保持部隊戰力及其機動性。至於戰場兵額補充,以往則絕無其事。高階司令部只指揮部隊作戰,對於補給事宜從不聞問,故我以打部隊番號名之,戰鬥間之消耗,有如工廠中之鍋爐然。要求它產生高度熱量,必須不斷加添燃料,在大陸因部隊戰力衰退而無補充,士兵體力疲勞過度致敗者,不勝列舉。

從權達變,以免遺患戰局

戰場瞬息萬變,令人莫測。各級戰鬥部隊長應以不變應萬變的原則,沉著應付;亦即先求穩當次求變化,把握戰機予敵重創。戰略之擬定,乃戰爭開端或某地區戰鬥實施的一個用兵構想。戰場變化多端,所擬定之作戰計劃不一定皆能一一達到戰略之構想,因之,戰略之運用必須靈活,隨戰場的變化而改變,不宜呆板,墨守原定策略。為應變迅速確實計,還應授權戰鬥部隊長,遇到非常變故時從權達變,以免遺患戰局。如下戰例:在同一戰略策劃部署之下,用在第三次長沙會戰則勝,用於衡陽會戰則敗。因第三次長沙會戰,敵主力用於攻城,我長沙外圍友軍亦能用命,適時形成反包圍形勢,敵處於不利地位迅即撤走,完全如我戰略構想。

衡陽會戰,敵有第三次長沙會戰失敗的前車之鑑,戰略改變。用兩個師團攻打衡陽,主力攻擊我衡陽周邊各點友軍,最後才調集三個師團兵力加入衡陽攻城戰。而我戰略,仍墨守成規一絲不變,坐待一點一點先後之慘敗,倘若不是第十軍能在衡陽奮戰,殲敵五萬,這一仗才丟人呢!

略談大陸軍事補給概況:除戰場無現場補給外,部隊戰鬥損耗後,以往有三個補充途徑:一為統帥部命令後勤及人事各承辦單位,指定某部隊補充之。二為統帥部各承辦單位,依據部隊損耗狀況,簽呈補充之。三為部隊長神通廣大,用人事關係或條件,由各承辦單位向上籤辦之。補充既然如此艱難,人微言輕之部隊長,則更難以得到補充,只好避免損耗儲存實力,“避免損耗者,不力戰也”。

以第十軍而言,自北伐以來,乃蔣公口袋中軍事王牌之一,無役不參。常德之役損失過半,竟半年餘得不到絲毫補充,足見統帥部那些大小幕僚們矇蔽欺騙其上,操縱把持其下,宵小弄權。或者,第十軍乃無人照顧之孤兒給忘了?衡陽會戰爆發,委員長蔣得悉第十軍常德之役後未曾補充,他老人家可能大發雷霆。因此,俞飛鵬部長親蒞衡陽,處理第十軍補給事宜,臨時抱佛腳,只能在糧彈器材方面補救。武器在重慶,遠水救不了近火;兵額則毫無幫助。補充兵須經訓練後才能發揮戰力,何況臨時也抓不到兵。俞部長能辦的就辦了,不能辦的就算了。這不是有計劃的作戰,而是敷衍塞責忽視其戰。

曾有外國高階將領評論我軍事制度雲:“我很奇怪,中國國軍有血氣能戰肯拼的部隊,有如在太陽之下滾冰球,愈滾愈小;投機取巧的部隊,反而有似雪地上滾雪球,愈滾愈大。”其意指我軍事當局,無是非無功過。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因私而誤國

北伐時期,我官兵正氣凜然,人人奮戰,絕少不盡職者,故戰無不勝。因俘獲敵之武器裝備及敵兵,自己補充尚有餘,上級司令部的指揮與補給方面皆顯示不出錯誤之處。江西剿共,部隊長失職者開始萌芽。抗戰軍興,至中期以後,部隊長欺騙、謊報、虛偽、避戰。逐漸加深。這類惡習之養成,乃有其因素在焉,如我前面所說,上樑不正下樑歪。我各級司令部既不知彼又不知己,盲目用兵,在無有效策略應戰之情形下,只好用權力以上壓下,一再勒令戰鬥部隊長,限期達成任務。戰鬥部隊長不能如期完成使命時,則謊報軍情以卸責。上下不能坦誠合作,戰略與戰鬥不能密切配合,往往行成與戰略目的相反之後果。

與強敵作戰,不是有如去雜貨店買醬油一去就得,戰鬥之勝負,必須經一番慘烈搏鬥而後定,若敵我勢均力敵時,戰鬥時間勢必拖延下去。如衡陽之戰,敵人預計於一日之間攻克,事實拖延至四十七天之久。戰場上,上級對下級只能用有彈性方式指導部隊作戰,不可硬性限期強令戰鬥部隊完全任務。不能如期達成任務時,以軍紀而言,戰鬥部隊長是要負責任的,亦可能因此受到懲罰。在強人所難之情形下,戰鬥部隊長該是何種心情!不但對上級失去信心且產生怨恨心理,戰鬥不能達成上級要求時,只好違心謊報以傷亡慘重糧彈告罄,不能續戰。藉以搪塞其責。高階司令部真偽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