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道有攔江鐵鎖,戰鬥不必考慮敵軍戰船威脅。
克羅託號、阿格萊亞號2艘戰列艦與古晉號、泗務號2艘巡洋艦逼近亞娘鞋島上的威遠炮城,那裡是敵軍總炮臺,張國勳的總兵旗就在威遠。
歐佛洛緒涅號戰列艦、伯倫希爾號、休伯利安號巡洋艦逼近上橫檔島,與橫檔月炮臺對射。
多達30艘槳帆船配屬給兩支炮擊分艦隊,幫助風帆艦進至合適陣位,並給大艦提供掩護,防止敵軍放出火攻船。
炮戰隨即展開,戰艦不必同所有敵軍火炮交戰,由於位置問題,敵軍炮城只有部分火炮擁有射角,其中橫檔山上的橫檔炮臺多數炮口指向東航道,沒有1門火炮在射界內。
4個陸戰連換乘小船,在戰艦掩護下登陸下橫檔島。
上下橫檔兩座島的山丘標高都是28米,陸戰團未配屬加農炮,他們有8門5。5寸榴彈炮,6輕2重,400名陸戰隊員人拉肩抗,在下橫檔島稜線後設立兩處炮兵陣地,簡單校準後,輕榴彈炮向250米外的敵軍月炮臺轟擊,重榴彈炮向敵軍山頂炮臺射擊。
榴彈炮命中率不及直射的加農炮,但位於稜線後的炮兵陣地在敵軍炮臺射界之外,不會受到干擾,一發接一發榴彈射進敵軍炮城,或是在兵營,或是在衙署,或是在操場上炸開,騰起一團團黑煙。
旗艦凌衛號、戰列艦塔利亞號和巡洋艦賓城號位於第二線。
前線炮戰吸引了所有人注意力,戰艦有中彈,傷亡可以接受。
半小時後,凌衛號掛出訊號旗。
乘著一陣東風,凌衛號分隊直入西面的輔航道,這裡沒有攔江鐵鎖。
凌衛號、塔利亞號、賓城號在西航道正中下錨,推出兩舷艦炮,同時與西岸的鞏固炮臺和橫檔炮臺交戰。
鞏固炮臺有20多門炮,橫檔炮臺朝向西航道的火炮只有14門,敵軍炮位全部露天,3艘戰艦很快就壓制了敵軍炮火。
韃靼人很樂於學習軍事技術,敵軍炮臺射出的炮彈與聯邦並無二致,實心彈、榴彈、鏈彈、霰彈都有,唯獨沒有熾熱彈,但熾熱彈使用起來有些風險,海軍也並未用於本次戰鬥。
越秀號等12艘火炮護衛艦超越旗艦分隊,與50艘槳帆船駛入上橫檔島西北面。
大虎山島在護衛艦隊北面,那邊是豬頭山的懸崖峭壁,如果豬頭山上有炮臺,或許可以掩護上橫檔島後背,可惜的是沒有,大虎炮臺在更北的虎頭山。
分艦隊指揮官陳上川分出4艘火炮護衛艦、8艘槳帆護衛艦和40艘明軍槳帆船向上遊偵察攻擊,韃靼人剩餘的水師一定隱藏在某處地方。
其餘8艘護衛艦猛烈轟擊敵軍在上橫檔島後方的敵軍兵營,韃靼兵如同無頭蒼蠅般抱頭鼠竄。
1小時後,西岸鞏固炮臺首先被打啞。接著,橫檔炮臺朝向西航道的女牆、炮位全被擊垮。
5個陸戰連換乘小艇登陸,陸軍炮兵連的2門5。5寸榴彈炮加強給登陸部隊。
陸戰隊挺著明晃晃的刺刀爬下小艇。
守衛炮臺的韃靼人組織了一次反擊,200多人手持各種冷兵器衝出炮城。
獵兵用的線膛槍小隊齊射壓制城頭拉過來的佛朗機輕炮。
陸戰隊簡單列成2排橫隊,3次齊射後,韃靼人的攻擊在硝煙中消逝,留下一地紅櫻白帽和哭爹喊孃的傷兵。
陸戰隊先佔領兵營,2門5。5寸輕榴彈炮放列,近距離掩護步兵向上攻擊。
刺刀衝鋒驅散守臺敵兵。
陸戰隊用刺刀逼迫俘虜調轉炮口,向山下擁有50門火炮的橫檔月炮臺射擊。
來自背後的炮火很快逼迫月炮臺豎起降旗。
陸戰隊砍斷東航道的兩道攔江鐵鎖,陸軍第8團1個營登陸西岸,佔領鞏固炮臺。1個營在亞娘鞋島西北登陸,攀上武山頂。
山頂有韃靼人修建的望臺,沒有火炮防禦設施,陸軍輕易就佔領了稜線。
韃靼人所有的炮臺都是火炮衝外,炮臺後方連女牆都沒有,陸軍居高臨下,依託地形和樹木向山下射擊,幾分鐘就徹底摧毀了敵軍抵抗。
綠營兵丟下他們的主帥,四散而跑。
隨著韃靼人大旗倒下,兩岸圍觀群眾們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下午5時,駐守大虎山炮臺的綠營兵投降,陸軍順勢攻佔虎門寨城,戰鬥結束。
聯軍摧毀敵軍炮臺5座,繳獲堪用生鐵炮91門,俘虜敵軍3500人,擊斃敵主帥廣東水師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