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輕人在亂石堆裡找啊找,那麼多小石頭,看起來幾乎都一模一樣,挑花了眼,也分不清哪個是原來那顆。這時,上帝取下手中的金戒指,往亂石堆裡一扔,然後又對年輕人說:“麻煩你,幫我把剛才扔的那個金戒指找回來。”年輕人過去一下子就找到了那個在亂石堆裡金光閃閃的金戒指。上帝再也沒說什麼話,但年輕人卻一下子明白了:當自己選的公司只是一顆普普通通的石子時,就不要抱怨股票不漲、命運不公。
當你選擇的股票只是普普通通、非常平凡的那種公司的股票,你不要期望這些公司的股票會有非同一般的業績,會有非常好的股價表現。只有那種超級明星公司,才有可能創造出非同一般的業績,才會成為股價漲幅非同一般的超級明星股。
巴菲特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投資大師,是所有投資者心目中的偶像。那麼巴菲特自己的偶像是誰呢?巴菲特說:“我的偶像是一個叫做埃迪·本尼特的棒球球童。”
第三章 選股如選妻(7)
球童是幹什麼的?其實就是給球員們打下手的,幫忙扛扛球棒,遞遞毛巾,送送飲料,幫忙幹些雜活的。
巴菲特從埃迪這個球童那裡學到了選股的秘訣。
埃迪這個球童可是不簡單。1919年,埃迪年僅19歲,他一開始是在芝加哥白襪隊(Chicago White Sox)當球童,這一年白襪隊打進世界大賽。第二年,埃迪跳槽到了布魯克林道奇隊(Brooklyn Dodgers),結果這一年道奇隊贏得了美國棒球聯賽冠軍。在一片歡呼慶祝聲中,埃迪卻感覺事情有些不對。他趕緊跳槽到紐約洋基隊(New York Yankess),結果洋基隊在1921年贏得了該隊歷史上的第一個冠軍盃。埃迪彷彿預知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他決定在洋基隊安定下來。埃迪後來在洋基隊待了7年,洋基隊有5年贏得了美國棒球聯賽冠軍。
或許有人會問,這個球童的故事跟投資有什麼關係?
很簡單,巴菲特從埃迪的經歷中學到了最重要的一堂投資課:成功的秘訣其實很簡單,和贏家在一起才能成為贏家。
1927年,由於洋基隊進入世界大賽8強(當年棒球界傳奇人物貝比魯斯也在該隊中),埃迪就分到了700美元的獎金,這筆錢大約相當於其他球童整整一年的收入,而埃迪只幹了4天就拿到了,因為洋基隊四連勝橫掃對手。埃迪很清楚地知道:如何拎球棒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給誰拎球棒。他能為球場上最厲害的超級球星拎球棒,才是當球童賺大錢的關鍵。
巴菲特從埃迪身上學到了投資成功的秘訣,那就是要給美國最成功的超級明星公司“拎球棒”,與贏家在一起,才能讓你大把贏錢。巴菲特如此總結他一生的選股成功之道:選擇那些超級明星股,是我們走向真正投資成功的唯一機會。當球童,只要選對冠軍球隊,和超級球星們在一起,什麼球也不用打,就等著跟冠軍隊員們一起分獎金吧。做投資,只要選對好公司的好股票,和超級明星股在一起,什麼心也不用操,就等著公司業績上漲、股價上漲賺大錢吧。
幹得好,不如選得好。其實巴菲特學習到這個投資秘訣的過程太費事了。很多女孩子認為“幹得好,不如嫁得好”,這句話,用在生活中未必正確。為了錢而結婚,大多數情況下是錯誤的選擇。但用在股票投資上,卻是很有道理的:幹得好,不如選得好。如果我們選對了好公司的股票,我們什麼也不用做,只要拿著股票就行了,就會得到好幾倍甚至好幾十倍的投資回報,這些股票給我們賺的錢,甚至會大大超過我們辛辛苦苦上班十幾年賺的錢。
在股市賺錢容易,賠錢更容易。想當贏家,要與贏家在一起。想當股市贏家,就要與超級明星股在一起。那些股市輸家,肯定是與績差垃圾股在一起。可見,投資要賺錢,選股是關鍵。
要想投資業績與眾不同,你的選股就必須與眾不同。要想投資業績卓然出眾,你的選股就必須卓然出眾。我們選股的標準越高,我們的投資業績才能越高,只有選擇超級明星公司,才有可能找到超級明星股。
巴菲特持股3年以上的22只股票總共賺取了320億美元,其中7只重倉股票僅投資42億美元,卻賺取了280億美元,投資收益率近7倍。我稱巴菲特的7只重倉股為“7個超級女生”,1個賺7倍,1個頂70個漲停板,它們絕對都是超級明星。
第三章 選股如選妻(8)
3。 數量不同
有人會說了:“7個,巴菲特一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