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1 / 4)

小說:巴菲特選股十招 作者:風雅頌

賺得也快。

而巴菲特選股如選妻,這也決定了他的選股標準完全不同於那些短線投機者。由於巴菲特追求的不是短期投機暴利,巴菲特並不關注股票是否會受市場追捧,股價漲還是跌,他認為短期內股價根本無法預測。相反,巴菲特追求的是長期投資獲利,他追求的是長期內股價會漲多高。巴菲特認為,長期內股市是一臺稱重機,稱的是價值的重量。股價長期表現取決於公司內在價值是多少,內在價值才是巴菲特關注的重點,巴菲特堅信最終股價必然迴歸於價值。

巴菲特投資的態度是選股如選妻,伴股如伴妻,因此他選股的標準非常嚴格,非常挑剔,絕對是精選個股。“投資很像選擇心愛的人,你冥思苦想,列出一份你夢中的她需要具備的各種優點。然後找呀找呀,突然碰到了你中意的那個她,於是你們就幸福地結合了。”① 其實說到選老婆,大部分人的選擇標準最終會歸結到“三好”:人好,心好,工作好,當然還要你的條件追得上,追不到的姑娘再好也沒有用。巴菲特選股如選妻,他選股的標準也是“三好”:業務好、管理好、業績好。巴菲特多次在伯克希爾年報中公開談論他選股的基本標準:“我們的投資仍然是集中於很少幾隻股票,而且在概念上非常簡單:真正偉大的投資理念常常用簡單的一句話就能概括。我們尋找的是一個具有持續競爭優勢並且由一群既能幹又全心全意為股東服務的人來管理的企業。當發現具備這些特徵的企業而且我們又能以合理的價格購買時,我們幾乎不可能出錯。”②

巴菲特從1982年起在伯克希爾年報中多次公開宣告他想要收購企業的基本標準:

(1)較大的公司規模(至少有500萬美元的稅後利潤);

(2)顯示出有持續穩定的贏利能力(我們對未來贏利預測不感興趣,我們對由虧轉盈的“反轉”公司也不感興趣);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三章 選股如選妻(6)

(3)公司少量舉債或不舉債情況下良好的權益收益率水平;

(4)良好的管理(我們不可能提供管理);

(5)簡單易懂的業務(如果涉及太多技術,我們將無法理解);

(6)清楚的出售價格(我們不想浪費我們或是賣方的時間,在價格不明朗的情況下談判,即使是初步商討)。

1992年巴菲特再次在伯克希爾年報中闡述了他15年前講述過的投資策略:“我們的股票投資策略與以往我們在1977年的年報中談到的沒有什麼變化。我們挑選可流通證券與評估一家要整體收購的公司的方法極為相似。我們要求這是一家:(1)我們能夠了解的;(2)有長期良好發展前景的;(3)由誠實和正直的人們經營的;(4)能以非常有吸引力的價格買到的公司。”

我把巴菲特選股的三好標準概括為“三個一流”。

一流業務:業務發展前景良好,有相當的競爭優勢。

一流管理:公司管理者德才兼備。

一流業績:有很好的贏利能力。

巴菲特選股的“三個一流”標準,具體要求是什麼,他在實際操作上如何應用這三個標準,我們會在後面的三章詳細討論分析。

符合“三個一流”標準且價格合理的公司股票就是巴菲特相中的超級明星股:“我們始終在尋找那些業務清晰易懂、業績持續優異、由能力非凡並且為股東著想的管理層來經營的大公司。這種目標公司並不能充分保證我們投資贏利,因為我們不僅要在合理的價格上買入,而且我們買入的公司的未來業績還要與我們的估計相符,但是這種尋找超級明星的投資策略給我們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唯一機會。”①

巴菲特之所以選股時堅持嚴格的標準,只選具有一流業務、一流管理、一流業績的超級明星公司,是因為只有超級明星公司的股票才可能成為超級明星股。

巴菲特只愛超級明星股,只選超級明星股。

為什麼巴菲特非要選擇超級明星股呢?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自認為很有才的投資人,發現自己選的公司股票一直不漲,大盤跌也不漲,大盤漲也不漲,為此他憤憤不平:“為什麼別人選的股票都漲,我的股票卻不漲呢?”

有一天,他實在忍不住了,就去質問上帝:“上帝啊,你為何對我如此不公,命運為何對我如此不公?”上帝聽了,什麼也沒說,只是撿起一顆小石頭,把它往旁邊的亂石堆裡一扔,然後對年輕人說:“麻煩你,幫我把剛才扔的那個小石頭找回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